地質影音
![]() | 利用勵進研究船的線控無人載具(ROV)於魔王煙囪進行岩樣採集
利用勵進研究船的線控無人載具(ROV)於魔王煙囪進行岩樣採集。 |
![]() | 利用勵進研究船的線控無人載具(ROV)於女巫隆堆進行水樣採集及溫度量測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108年在距龜山島東北側約68公里處南沖繩海槽深海區(水深約1,200~1,500 m)的棉花火山,發現「海底金屬噴泉」的熱液黑煙囪「女巫隆堆(Witch Mound)」及「魔王煙囪(Devil Chimney)」,此為臺灣首次完整記錄到黑煙囪的全貌、周圍海水溫度及地球化學特性等,並採取到多金屬礦石。同時也拍攝到附著在黑煙囪的生物群聚之珍貴影像,揭開了深海熱液噴泉之神秘面紗。海底黑煙囪噴出的甲烷氣及硫化氫等營養源,滋養了一群特殊生物群落,如:貽貝、潛鎧蝦及管蟲等,海底攝影可觀察到在黑暗深海中,唯獨在這些熱液噴泉附近,呈現特有的活躍生命力。採取的礦石樣本經分析發現,除了具有經濟金屬礦物銅、鉛、鋅賦存潛能外,並具有銀礦賦存潛能,高含銀礦物之含銀量可高達10~30%,其中輝銻鉛銀礦、銻銀鉛礦及輝銻銀礦為臺灣海域首次發現的礦物,具有進一步調查研究的價值。 |
![]() | 大油坑地形與地質簡介
大油坑位於大屯火山群,為全臺規模最大的火山噴氣孔,因火山活動而有活躍的火山噴氣現象。本影片利用空拍及地面拍攝角度,帶您瞭解大油坑的地質地形特性,並說明大油坑地名的由來,以及目前正在進行中的火山活動觀測工作。 |
![]() | 2021年在棉花火山ROV探測新發現「鬼馬煙囪」及再訪「魔王煙囪」
110年本所再度規劃到棉花火山進行ROV探測,連續2天(5/23~5/24)實施2次水下探測,在第1天的探測,新發現「鬼馬煙囪(Casper Chimney)」,其高度約8~9公尺,布滿活躍的熱泉生態系生物(貽貝及潛鎧蝦等),當用撈網進行礦石採集時,撈網瞬間被溶解,尼龍材質撈網估計可承受溫度約265℃,顯示熱液溫度可能高達300℃以上,所幸最終順利採取到礦石、熱液及鄰近沉積物。第2天探測回到108年發現的「魔王煙囪」,當時因ROV機械故障,未能及時採集到熱液及沉積物,本次探測都順利採取到礦石、熱液及沉積物;另由此可見,我國ROV水下定位系統相當精確,即使在水深1,300公尺以上,2年後仍可以精準回到原位置採樣。 |
![]() | 105年3月17日行政院會後記者會(第3491次會議)
行政院於105年3月17日針對3月14日「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上線記者會,召開會後記者會(第3491次會議)。 |
![]() | 105年3月14日「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上線記者會
「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已於105年3月14日正式上線,提供一般民眾可自行上網查詢。 |
![]() | 臺北國際書展 - 地質小學堂 精華篇
|
![]() | 「看見野柳」也能「吃到野柳」
一群熱心的學者與專家,希望深化野柳地質公園在地社區民眾的參與及經濟發展,規劃一系列課程,共有六堂課。 |
![]() | 說故事傳知識-攝影比賽宣傳片
「2013 說故事 傳知識」2013地質影音競賽活動即將開跑囉!! |
![]() | 臺灣十大地景及各縣市代表地景票選活動
為了讓民眾對地形景觀的獨特性、科學性及保育的價值,有更多的認識與瞭解,農委會林務局等單位舉辦「臺灣十大地景及各縣市代表地景」票選活動,並於民國102年10月22日在臺灣大學舉辦頒獎典禮。全國的十大地景中,野柳再次得到第一名。這十幾年來觀光局北觀處在野柳長期的耕耘,我們做的有三件事,這三件事的核心十幾年來維持不變。第一是地景保育,第二是環境教育,第三才會作遊憩觀光。 |
![]() | 遇見臺灣地質 迎向科普知識
主辦單位: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
![]() | 校園紮根活動- 說故事 傳知識
電腦網路與影音科技的進步,能讓知識的學習變得很輕鬆。如再藉由社群的分享,能讓知識的傳播變得更深廣。3月22日在師範大學有兩場有關「說故事 傳知識」的演講,分別為「利用影音 說地形故事」及「利用報導 傳達地質知識」。 |
![]() | 石門水庫清淤
河川及水庫淤積物的清除工作,其計價方式近幾年來在水利單位的研議下,捨棄以往的「體積法」,改採「重量法」,並配合地磅及保全監視系統,其管理作業程序已相當完備。如能 妥善規劃及技術推廣,不僅有助河川排水及水庫容量,也有助國庫收入。 |
![]() | 石門水庫淤泥保全
(工作內容) 第一個,我們這個沉澱池有保全員,是二十四小時,因為這個沉澱池太寬了,我們差不多白天三次或四次在巡邏,差不多二小時巡邏一次。第二項 就是我們這個過磅。過磅就是確保每輛車子的感應器表,表示這台車載幾米幾米(容量)多少,就像依照過磅的米數(容量)去作。再過來就是這個跟拍跟監,我們每天有部車要隨時抽查一部車子,從沉澱池到土尾,比方說現在是跑臺北港,再來第四個就是土尾,我們俗稱土尾,就是目的地臺北港。臺北港我們每天有兩位保全員在,一個是收六聯單,就是照他的米數(容量),有過磅他的車頭車號要確定,現在是說科技對跟監的車這方面,我想說現在你知道科技這麼發達了,可以的話如果有較先進的,我希望可以利用科技這方面,來加強跟監跟拍。 |
![]() | 石門水庫挖土填海
壩區的部份有在進行抽泥浚渫,抽泥浚渫就是用抽砂船把水庫裡面的淤泥抽起來,抽起來之後我們要考慮他的去處,所以石門水庫在下游設了十三座沉澱池,抽起來的淤泥可以先暫置在這些沉澱池裡面,等他把水瀝乾硬化後,我們就可以 作後續的處理。處理的部份有很多水庫淤泥的多元化處理,包含他可以燒磚作陶藝、作輕質骨材等等,不過這些處理的量都不是很大,目前最主要的我們的處理方向是把這些淤泥運到我們的臺北港工程,因為臺北港工程需要大量的土方,剛好我們這些淤泥也需要一個最終的處理場所,所以我們就配合整個臺北港工程將我們的淤泥運送到臺北港去,在作沉澱池淤積物的取樣,為什麼要取樣,因為我們接下來打算要清運這個池子,所以清運之前我們先把之前所沈積的淤積物,作一個取樣調查瞭解他的成份,因為要測土壤的品質之後,然後才可以送到臺北港確定我們的土壤沒有受到很嚴重的污染,人家才會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