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位置首頁 > 地質影音
  • 回上一頁

地質影音

地質影音RSS訂閱
32筆資料,第1/3頁,
2019地質嘉年華─「飛躍車籠埔斷層  分享地質心感動」精彩花絮 第二版
2019地質嘉年華─「飛躍車籠埔斷層 分享地質心感動」精彩花絮 第二版
  • 拍攝者:智邦數位多媒體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為推廣臺灣的地質知識,自2015年以地質嘉年華型式,於板塊交界處-花蓮縣玉里鎮號召民眾「跨越歐亞板塊」,逐年擴大規模巡迴推廣地方特色地質,今(108)年將配合921集集地震20週年暨莫拉克10週年相關規劃,預計至南投縣竹山鎮至集集鎮一帶,深化全民對於國土永續管理之認同感,體會臺灣中部在板塊擠壓至興起的力量,也藉此將地質知識融入中部地方觀光及各項發展!

飛覽大甲溪流域山崩地質災害
飛覽大甲溪流域山崩地質災害
  • 拍攝者: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本影片由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製作,片長約3分鐘,帶領民眾觀看大甲溪流域山崩與災害畫面,觀者可從中窺探我國山崩調查工作情形。

美麗的臺灣 變動的島嶼-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美麗的臺灣 變動的島嶼-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
  • 拍攝者: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臺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頻仍,陸地上斷層的再度活動是災害性地震的主因,因此必須積極面對活動斷層議題。依據地質法進行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的劃定與公告,以及辦理基地地質調查與地質安全評估,整體考量活動斷層對於土地開發行為的影響,可大幅提升國土開發的安全性。本片藉由引發1999年921地震的車籠埔斷層為主體,介紹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給大眾認識。影片由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製作,片長約15分鐘。

我愛草嶺國小
我愛草嶺國小
  • 拍攝者:陳本康
  • 拍攝日期:2014/04/11

多才多藝的草嶺生態地質國小學生及地質達人,藉由音樂的結合與互動,傳達對地質的熱情。

震央的振秧
震央的振秧
  • 拍攝者:臺灣應用地質技師公會-理事長陳本康
  • 拍攝日期:2013/04/03

將特殊的地質景點,納入旅遊行程,不僅有助科學知識的普及化,也能帶動地方發展。繼網路上熱門的十二條創意地質旅遊路線後,位於921「震央」的車籠埔斷層 保存園區,也值得您來體驗協助「振秧」(振奮秧苗)。

參考資料:
1.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3.地調所在2013臺北國際書展-北北基12條地質旅遊路線大公開

苗栗白沙屯 半天寮
苗栗白沙屯 半天寮
  • 拍攝者:臺灣應用地質技師公會-理事長陳本康
  • 拍攝日期:2013/07/27

臺灣在約五百萬年前還是在海面下,受到板塊運動的推擠而慢慢高出海面,這個力量還是持續在進行中,這也是臺灣地震頻繁的主要原因。
在苗栗通霄白沙屯北方半天寮海邊的「貝殼山」,可以看到這樣一個證據,這裡有「過港貝化石」的地質露頭,地質稱為「頭嵙山層」,可以看到到各式貝類、螺類、海膽的化石,表示這是海底的沉積環境。

竹山小巨蛋
竹山小巨蛋
  • 拍攝者:臺灣應用地質技師公會-理事長陳本康
  • 拍攝日期:2013/04/03

地球的形成,可追溯到約四十六億年前,而臺灣島是於約六百萬年前,受地殼板塊間推擠的壓力,而慢慢高於海平面形成現在的中央山脈及花東縱谷地形。而這股壓力至今仍持續作用中,這也是臺灣地震頻繁的主要原因。

參考資料:
1.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地震 • 紙教堂 • 生命力
地震 • 紙教堂 • 生命力
  • 拍攝者:臺灣應用地質技師公會-理事長陳本康
  • 拍攝日期:2013/06/06

從日本阪神地震到臺灣921地震,自然的力量印證著人類的渺小與脆弱。藉由「紙教堂」的建立,展現了人類強韌的生命力。
地震,還是會再來!生命,還是會延續!

大自然給我們的禮物─名竹地下水庫
大自然給我們的禮物─名竹地下水庫
  • 拍攝者: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 拍攝日期:2013/11/08

名竹盆地位於濁水溪和清水溪匯流處,河水極易補充地下水,有如埋藏於地下之地下水庫。把名竹盆地當做另一個地下水庫,與濁水溪沖積扇和集集攔河堰聯合運用,可減少其沖積扇的抽水量並舒緩雲彰地區缺水壓力,對於抑制地層下陷將有顯著功效,本所特別製作影片,歡迎民眾連結一探究竟。

影片由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製作,片長約3分鐘,以名竹盆地為例,說明山間盆地地下水庫為未來重要的水資源開發標的。

「說故事傳知識於台中女中演講」 報導3/3
「說故事傳知識於台中女中演講」 報導3/3
  • 拍攝者:臺灣應用地質技師公會-理事長陳本康
  • 拍攝日期:2013/05/23

在網路發達、資訊多元化的現代,如何有效的利用傳播方式,是發展「知識經濟」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依據地質法,推廣地質教育,辦理「說故事 傳知識」的系列演講。並邀請公共電視台及地質技師公會擔任講師,期望藉由公民的參與與校園紮根,進行地質保育與利用的教育,以有助知識經濟發展。

主辦單位: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說故事傳知識於台中女中演講」 報導2/3
「說故事傳知識於台中女中演講」 報導2/3
  • 拍攝者:臺灣應用地質技師公會-理事長陳本康
  • 拍攝日期:2013/05/23

在網路發達、資訊多元化的現代,如何有效的利用傳播方式,是發展「知識經濟」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依據地質法,推廣地質教育,辦理「說故事 傳知識」的系列演講。並邀請公共電視台及地質技師公會擔任講師,期望藉由公民的參與與校園紮根,進行地質保育與利用的教育,以有助知識經濟發展。

主辦單位: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說故事傳知識於台中女中演講」 報導1/3
「說故事傳知識於台中女中演講」 報導1/3
  • 拍攝者:臺灣應用地質技師公會-理事長陳本康
  • 拍攝日期:2013/05/23

在網路發達、資訊多元化的現代,如何有效的利用傳播方式,是發展「知識經濟」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依據地質法,推廣地質教育,辦理「說故事 傳知識」的系列演講。並邀請公共電視台及地質技師公會擔任講師,期望藉由公民的參與與校園紮根,進行地質保育與利用的教育,以有助知識經濟發展。

主辦單位: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環境教育法
環境教育法
  • 拍攝者:臺灣應用地質技師公會-理事長陳本康
  • 拍攝日期:2012/06/01

緣由:報導「環境教育法」故事
時間:101年6月1日星期五
地點:新北市政府五樓會議室

地質法三讀後剪輯
地質法三讀後剪輯
  • 拍攝者:臺灣應用地質技師公會-理事長陳本康
  • 拍攝日期:2010/11/16

地質法於99年11月16日上午9點30分通過。

全民動員防救災專輯兒童版
全民動員防救災專輯兒童版
  • 拍攝者:行政院動員會報祕書組/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 監製,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製作

在大自然的大刀闊斧之下,人類何其藐小,所感受到的是水土無情,土地的變化及人員的傷­亡,很多時候並不亞於一場戰爭。而當天災來臨時,消防及國軍弟兄的身影總是第一個出現­,他們深入險地,視救災如同作戰,是災害現場的救難英雄。
守護國土家園是全民的責任,其實自然災害並不可怕,怕的是對於救災觀念的錯誤,忽略了­自己才是生死一瞬間的救命關鍵。面對日漸頻繁的災難,人類應該了解自救、救人之道,從­自身做起,再擴展到社區防災觀念的建立,學習與自然共處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