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地質新聞
冰河期活化石 樹形直又美
記者紀文禮╱中寮報導
南投縣中寮鄉內城村擁有的一棵世界珍稀白堊紀冰河遺孑植物「水杉」,樹齡已逾半世紀的水杉最近「喜傳有後」,研究植物多年的鄉民陳秀富在母株樹下落葉堆中,發現母樹結子自然發芽長出的水杉小苗,經移植復育已有約一人高。
依據台大、中興大學可查得的文獻資料,最早的水杉化石是在距今1.4億年的中生代白堊紀地層,科學界本來以為冰河期後水杉已經滅絕,直到1943年,中國大陸四川、湖北交界的磨刀溪發現樹齡逾400年的水杉巨木群,才證實水杉是冰河孑遺珍稀植物活化石。
陳秀富指出,台灣引進水杉種植是在民國40年間,由美國研究單位贈送10顆種子給台灣,分別在北部及中部試種,結果只有南投縣境成功種活全台「唯三」的在台第一代水杉,其中一棵就是內城村的老水杉。只是水杉太稀有,就連在水杉老樹旁生活村民,都很少人知道老水杉「來頭」這麼大。
陳秀富說,內城老水杉曾因採種不當影響生機,所幸近來在鄉公所及縣府重視約束下已獲改善,但是縣內採種育苗成功的例子並不多,最近老水杉母株旁又長出小苗,他發現後,移到下水堀農場水源豐沛的溪畔復育,生長情況良好...。
後繼有杉 珍貴水杉長小苗
- 發佈日期:2006/10/23
- 點閱數:1312
- 資料來源: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記者紀文禮╱中寮報導
南投縣中寮鄉內城村擁有的一棵世界珍稀白堊紀冰河遺孑植物「水杉」,樹齡已逾半世紀的水杉最近「喜傳有後」,研究植物多年的鄉民陳秀富在母株樹下落葉堆中,發現母樹結子自然發芽長出的水杉小苗,經移植復育已有約一人高。
依據台大、中興大學可查得的文獻資料,最早的水杉化石是在距今1.4億年的中生代白堊紀地層,科學界本來以為冰河期後水杉已經滅絕,直到1943年,中國大陸四川、湖北交界的磨刀溪發現樹齡逾400年的水杉巨木群,才證實水杉是冰河孑遺珍稀植物活化石。
陳秀富指出,台灣引進水杉種植是在民國40年間,由美國研究單位贈送10顆種子給台灣,分別在北部及中部試種,結果只有南投縣境成功種活全台「唯三」的在台第一代水杉,其中一棵就是內城村的老水杉。只是水杉太稀有,就連在水杉老樹旁生活村民,都很少人知道老水杉「來頭」這麼大。
陳秀富說,內城老水杉曾因採種不當影響生機,所幸近來在鄉公所及縣府重視約束下已獲改善,但是縣內採種育苗成功的例子並不多,最近老水杉母株旁又長出小苗,他發現後,移到下水堀農場水源豐沛的溪畔復育,生長情況良好...。
檔案下載
- 新聞本文 (尚未線上開放,請洽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