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地質新聞
台灣地質史首度發現砷鉛鐵礬礦 砷濃度逾萬PPM 關渡汙染區「早期引磺水灌溉」
記者林宜靜╱台北報導
台北市關渡平原農地土壤被驗出重金屬砷汙染,表土與裡土超過管制標準的面積達一百多公頃,是全台最大單一面積汙染區。
台大生態工程研究中心團隊並追查出汙染源是地熱谷附近河床的砷鉛鐵礬礦物,這礦物在台灣地質史上是首度發現。
主持這項研究調查計畫的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教授張尊國建議,政府應進行風險管理設法降低風險,例如對關渡平原汙染區改種非食用性作物或變更土地利用方式;並對汙染區進行後續水質與稻作持續監控,以及溪流中因沖刷與沉積砷的流布擴散,也應該對生態影響進行風險評估。
針對這項研究結果,台北市政府計畫豎立告示牌,呼籲民眾不要到地熱谷下游北投親水公園邊的北投溪戲水。
這項調查緣起於九十三年、九十四年度台北市土壤重金屬調查與地下水調查,在關渡平原發現土壤重金屬砷濃度異常過高,不過因採測地點太少,無法一窺汙染全貌。去年八月,台北市環保局委託台大生態工程中心,針對七星農田水利會所屬灌區大約八百四十二公頃農地進行細密調查...。
地熱谷 砷汙染源 台灣地質史首度發現砷鉛鐵礬礦
- 發佈日期:2007/02/05
- 點閱數:1636
- 資料來源: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記者林宜靜╱台北報導
台北市關渡平原農地土壤被驗出重金屬砷汙染,表土與裡土超過管制標準的面積達一百多公頃,是全台最大單一面積汙染區。
台大生態工程研究中心團隊並追查出汙染源是地熱谷附近河床的砷鉛鐵礬礦物,這礦物在台灣地質史上是首度發現。
主持這項研究調查計畫的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教授張尊國建議,政府應進行風險管理設法降低風險,例如對關渡平原汙染區改種非食用性作物或變更土地利用方式;並對汙染區進行後續水質與稻作持續監控,以及溪流中因沖刷與沉積砷的流布擴散,也應該對生態影響進行風險評估。
針對這項研究結果,台北市政府計畫豎立告示牌,呼籲民眾不要到地熱谷下游北投親水公園邊的北投溪戲水。
這項調查緣起於九十三年、九十四年度台北市土壤重金屬調查與地下水調查,在關渡平原發現土壤重金屬砷濃度異常過高,不過因採測地點太少,無法一窺汙染全貌。去年八月,台北市環保局委託台大生態工程中心,針對七星農田水利會所屬灌區大約八百四十二公頃農地進行細密調查...。
檔案下載
- 新聞全文 (尚未線上開放,請洽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