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質知識網

:::
首頁 > 地質新聞

日本曾預報奏效? 只提前了幾秒鐘

  • 發佈日期:2008/07/14
  • 點閱數:913
  • 資料來源: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黃菁菁/東京十日電】
  今年五月日本發生東北地震時,氣象廳的地震預報系統奏效,被日本媒體大大誇讚。但實際上,日本氣象廳所謂的預報,只不過是地震來襲前的幾秒鐘,讓民眾能提前「幾秒鐘」的避難時間。
  這不是第一次,去年三月廿五日石川縣能登半島發生芮氏規模七的地震時,在大地搖晃的前五秒,NHK播出緊急地震速報,民眾利用這幾秒鐘避難,因而沒有造成太大災害。
  日本氣象廳的地震預測,是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強度,目前除了能預測到以靜岡縣駿河灣附近外海為震源芮氏規模八的東海地震之外,仍無法預測到其他即將發生的地震。
  氣象廳、國土地理院、海上保安廳、防災科學技術研究所、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及東京、名古屋等大學在東海地區及其周邊都設有各種地震觀測儀器,以備隨時監控地震情報,提供各種數據給氣象廳。
  氣象廳主要在東海地區設置稱為「歪計」的觀測儀器,掌握地層滑動的前兆。歪計也是發布東海地震消息的主要基準。將歪計埋進一個直徑十五公分的深洞,便可高感度觀測到地下岩盤的伸縮等地殼變動情形,掌握到地盤微弱滑動變化地震前兆
  地震前兆是指地震發生前,震源附近的一部分開始剝落,隨後地層慢慢滑動。若前兆滑動規模過小、發生在外海、發生速度過快,觀測網很難掌握到前兆,就無法預測地震的發生。氣象廳指出,東海地區的地震觀測網雖然可捕捉到一些地震前兆現象,但目前尚無法完全精準。
  地震發生時先有微弱的振動P波,以秒速七公里的速度到達,接著才有大地搖晃的S波以秒速四公里的秒速到達,氣象廳是在探知到P波的四秒後發出地震速報
  五月發生的東北地震是離震源一百公里的仙台市,氣象廳發出緊急地震速報的十秒後,S波才到達。這十秒即是關鍵的避難黃金時間,當時地下鐵立即緊急煞車,醫院等公共場所也在接獲速報後,隨即透過廣播,要求民眾不要乘坐電梯。

檔案下載

  • 新聞本文 (尚未線上開放,請洽本中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