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質知識網

:::
首頁 > 地質新聞

爭議多年的北宜高速公路第五標工程,由於面臨地質調查導坑

  • 發佈日期:2008/12/02
  • 點閱數:872
  • 資料來源: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爭議多年的北宜高速公路第五標工程,由於面臨地質調查導坑突發湧水問題,不能克服,業主交通部和施工單位榮工處,昨天在行政院長連戰面前發生齟齬,行政院長連戰下達最後通牒,要求各相關單位組成專案小組,在五月底前提出妥善改進方案,屆時可能有另行開國際標的關鍵性決定。
  行政院昨天召開第五十四次公共建設督導會報,由行政院長連戰親自主持,連戰在會中聽取公共工程委員會、交通部、退輔會榮工處報告﹁北宜高速公路計畫執行情況﹂,交通部長蔡兆陽建議和榮工處解約,另行開國際標,但是榮工處則認為榮工處做不到的,別人也做不到,連戰最後做成前述成立專案小組裁示。
  據北宜高速公路施工單位榮工處的報告,目前北宜高速公路遭遇兩項主要執行困難,分別是﹁欠缺合法棄土場﹂及﹁坪林隧道地質調查導坑遭遇突發湧水﹂,其中突發湧水部分,從去年年初至今,榮工處仍然無法解決,因此在昨天的會議當中,引起與會人士熱烈討論。
  交通部長蔡兆陽認為,這個開發案,榮工處迄今無法有效解決,顯示工程技術已經超過榮工處能力,因此他建議與榮工處解約,另行開國際標,但是退輔會主委楊亭雲則認為,如果榮工處不能做到的,其他單位大概也不能做到。如果另外開國際標的話,可能要花費更多金錢。
  而榮工處處長曾元一也說,目前世界上隧道工程當中,碰到地質調查導坑突發湧水而成功克服者,只有三個例子,而且都追加很多經費,例如日本青涵隧道,本來的預算只有八億美元,最後完工花了二十七億美元。
  曾元一還說,為了克服地質調查導坑遭遇突發湧水問題,榮工處已經墊付了十幾億元,他希望政府能夠依照合約精神,採取﹁COSTPRICE﹂的做法,也就是﹁成本歸成本,但是施工單位有保證利潤,例如一○%﹂等。
  但是與會反對人士又認為,依據該案合約條文來看,對於施工單位先行墊付的十餘億元,究竟應該由施工單位負擔,還是由業主負擔,並沒辦法判斷得很清楚。
  對於交通部建議另開國際標,以及榮工處要求能夠採取﹁COST PRICE﹂的意見,連戰最後表示,由工程會、交通部和退輔會,組成專案小組,就這些問題進行討論,在五月底以前提出妥善解決方案。
  根據榮工處的資料顯示,該地質調查導坑湧水量,原本預估是每秒出水量三十五公升,而根據合約規定,只要每秒出水量超過三十五公升,就屬於突發湧水,而目前出水量是每秒兩百多公升,而蔡兆陽在會中對於這個數據,則表示這個案子當初在規劃時,就曾經調查出該區可能有每秒一千公升的出水量。

檔案下載

  • 新聞本文 (尚未線上開放,請洽本中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