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地質新聞
2025/06/24 10:40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日本鹿兒島吐噶喇群島(トカラ列島)近海近期地震頻傳,自本月底已累計超過200餘次,有專家擔憂,若日本周邊因大地震引發海嘯,恐影響宜蘭平原。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指出,台灣需注意南海海槽淺層、較大規模地震引起的海嘯風險,也呼籲民眾要有防災意識。
吐噶喇群島近海自6月21日至23日監測到超過200次地震,其中最大震度4以上有3次、震度3的有18次,有專家擔憂,若地震持續向北延伸至日向灘,且達規模達6.8以上,位於台灣周邊的「琉球海溝」與「沖繩海槽」,可能成為海嘯波傳遞來台的2條「高速公路」。
吳健富解釋,當海底地震深度較淺、地震規模較大,就可能引發海嘯,但影響情況需視海嘯波傳遞方向與實際地形而定,以2011年的日本311大地震為例,當年的海嘯波直達美國加州,位於地震波傳遞邊緣的台灣也觀測到10公分左右的海嘯波,代表海嘯風險仍然存在。
對於近期日本地震,吳健富說,日本位於歐亞、菲律賓海、太平洋、北美等4大板塊交界,地質情況比台灣更複雜,近期日本從北海道到鹿兒島的地震都相當多,台灣又非常靠近日本,氣象署持續關注日本氣象廳等單位發布的資訊,並評估對台灣的風險。
吳健富指出,台灣東側雖靠近沖繩海槽尾端,但處於較邊角的位置,海岸線方向也並未直對海溝走向,較需注意的南海海槽也大致是東西走向,如果引發海嘯,台灣東部海岸線也並未直對海槽,預估海嘯波影響也較小,但港口、出海口、宜蘭平原等地形容易讓海嘯波傳遞受局限並堆高浪高,存在海嘯風險。
此外,吳健富表示,若預估海嘯波將於3小時內抵達台灣,中央氣象署會發布「海嘯警訊」,預估海嘯波將於2小時內抵達,則會發布「海嘯警報」,並同步發送國家級警報,沿岸地區則會廣播提醒海岸邊活動的民眾往高處撤離,雖通常有一定的應變時間,但民眾平時還是要做好準備。
至於近期日本頻繁的地震是否會誘發更大規模的地震,吳健富說,這方面的推估涉及地震預報,目前各國都還在嘗試,但仍沒有明確的辦法,氣象署會持續關注日本氣象廳、太平洋海嘯中心等發佈的訊息,並持續評估對台風險,也呼籲民眾要保持風險意識。
日本地震頻傳!專家憂海嘯威脅 氣象署揭評估結果
- 發佈日期:2025/06/24
- 點閱數:63
- 資料來源: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檔案下載
- 本文 (尚未線上開放,請洽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