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地質新聞
2025/04/15 15:25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古生物學家在加拿大西部發現了數個特殊的恐龍足跡,確認這些是史上首次發現屬於「甲龍科」(ankylosaurid)甲龍的足跡,為這種以厚重裝甲和標誌性尾槌聞名的「活坦克」恐龍研究,寫下新的一頁。
甲龍家族主要分為兩支:後腳有四趾的「結節龍科」(nodosaurid),以及後腳僅三趾、且擁有著名棒狀尾槌的「甲龍科」。過去在北美發現的甲龍足跡,均為四趾,被歸類為名為「北方四足龍」(Tetrapodosaurus borealis)的足跡物種(ichnospecies),科學家一直未能發現擁有尾槌的甲龍科足跡。
據科學網站《IFLScience》報導,然而,近期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的坦布勒里奇(Tumbler Ridge)及亞伯達省邊境地區,發現了大量保存良好的足跡。研究團隊透過鑄模詳細研究,清晰辨識出多數後足跡具有三趾特徵,前足跡則有五趾。雖然無法確定留下足跡的確切物種,但科學家確信其屬於甲龍科,並將此新發現的足跡物種命名為「棍棒若普龍」(Ruopodosaurus clava)。
這些足跡的年代約在9千4百萬至1億年前(白堊紀中期),這項發現格外重要,因為過去在北美洲一直缺乏1億至8千4百萬年前的甲龍科骨骼化石,這段時期被稱為「甲龍科空窗期」。此次足跡的發現,證明了甲龍科恐龍當時並未在北美消失,且能與結節龍科恐龍在同一地區共存。
皇家卑詩博物館(Royal BC Museum)的古生物學家阿爾布爾博士(Dr. Victoria Arbour)在聲明中推測,留下這些足跡的恐龍身長約5至6公尺,身上布滿尖刺與骨板,並拖著一條僵硬或帶有尾槌的尾巴。坦布勒里奇博物館(Tumbler Ridge Museum)的赫爾姆博士(Dr. Charles Helm)也對此發現感到興奮,認為這證明該地區曾是兩種甲龍的家園。
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知名的《古脊椎動物學期刊》(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加拿大首見三趾甲龍足跡 破解億年謎團
- 發佈日期:2025/04/15
- 點閱數:8
- 資料來源: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檔案下載
- 本文 (尚未線上開放,請洽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