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地質新聞
2025/02/13 11:29
李欣潔/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過去150多年以來,始祖鳥是目前唯一被確認生存於侏儸紀的鳥類,現有侏儸紀新鳥類化石出土,在中國福建發現政和八閩鳥(Baminornis zhenghensis)生存於晚侏儸紀時期,其擁有令人驚訝的現代鳥類特徵,這一發現改寫了鳥類進化的歷史。
據《路透》報導,政和八閩鳥出土於福建省政和縣楊源鄉,其生存於據今1.72億至1.64億年前,為侏儸紀時代,與始祖鳥並列為已知最古老的鳥類之一;政和八閩鳥化石包含三節背椎、兩節尾椎、尾綜骨、多根肋骨和腹肋骨、肩帶、部分前肢和後肢以及幾乎完整的骨盆。
政和八閩鳥體長約15公分,與始祖鳥相比,政和八閩鳥的胸骨和骨盆骨更接近現代鳥類,不過也保留與始祖鳥一樣長著爪子的翅膀;而始祖鳥的尾巴又長又細,與迅猛龍等恐龍相似,政和八閩鳥的尾巴則像現代鳥類一樣較短,並具有尾綜骨,即由脊柱末端融合的椎骨形成的骨板。
研究人員指出:「短尾和尾綜骨是現存鳥類的普遍特徵。它為扇形尾羽提供了附著點,使飛行可以更加複雜和有力。」
政和八閩鳥的出土表明某些最早的鳥翼類進化出尾綜骨的時間,比先前認為的時間早了2000萬年;在政和八閩鳥出土之前,已知最古老的短尾鳥類生存時間約距今約1.25億年到1.2億年前的早白堊紀時期,例如孔子鳥。
始祖鳥與政和八閩鳥這2隻已知最早的2種鳥類具有截然不同的身體結構,且棲息在世界不同地區,這意味著侏羅紀時期鳥類可能已經在全球分佈,而且比以前認為的更加多樣化。
始祖鳥不再孤獨!侏羅紀新化石出土 改寫鳥類演化史
- 發佈日期:2025/02/13
- 點閱數:125
- 資料來源: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李欣潔/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過去150多年以來,始祖鳥是目前唯一被確認生存於侏儸紀的鳥類,現有侏儸紀新鳥類化石出土,在中國福建發現政和八閩鳥(Baminornis zhenghensis)生存於晚侏儸紀時期,其擁有令人驚訝的現代鳥類特徵,這一發現改寫了鳥類進化的歷史。
據《路透》報導,政和八閩鳥出土於福建省政和縣楊源鄉,其生存於據今1.72億至1.64億年前,為侏儸紀時代,與始祖鳥並列為已知最古老的鳥類之一;政和八閩鳥化石包含三節背椎、兩節尾椎、尾綜骨、多根肋骨和腹肋骨、肩帶、部分前肢和後肢以及幾乎完整的骨盆。
政和八閩鳥體長約15公分,與始祖鳥相比,政和八閩鳥的胸骨和骨盆骨更接近現代鳥類,不過也保留與始祖鳥一樣長著爪子的翅膀;而始祖鳥的尾巴又長又細,與迅猛龍等恐龍相似,政和八閩鳥的尾巴則像現代鳥類一樣較短,並具有尾綜骨,即由脊柱末端融合的椎骨形成的骨板。
研究人員指出:「短尾和尾綜骨是現存鳥類的普遍特徵。它為扇形尾羽提供了附著點,使飛行可以更加複雜和有力。」
政和八閩鳥的出土表明某些最早的鳥翼類進化出尾綜骨的時間,比先前認為的時間早了2000萬年;在政和八閩鳥出土之前,已知最古老的短尾鳥類生存時間約距今約1.25億年到1.2億年前的早白堊紀時期,例如孔子鳥。
始祖鳥與政和八閩鳥這2隻已知最早的2種鳥類具有截然不同的身體結構,且棲息在世界不同地區,這意味著侏羅紀時期鳥類可能已經在全球分佈,而且比以前認為的更加多樣化。
檔案下載
- 本文 (尚未線上開放,請洽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