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地質新聞
中廣新聞網
麥克瘋/2高中老師加入北極探測 播下地科人才種子
2023年8月21日 上午9:19
林士然老師今年也隨著中大教授群赴北極展開研究計畫。(圖:錢樺教授提供)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院2021年起,在國海院及外交部的補助下,與波蘭哥白尼大學北極工作站團隊合作,積極進行極地科學研究,並於今年起,擴大極地研究的內容,積極邀請國內其它大專院校科學家,參與北極相關跨領域的研究工作,尤其隨隊的2位高中教師更具有重要任務,為我國地科人才播下種子。(李明朝報導)
談到今年中大北極探測兩個梯次團隊中,邀請兩位高中地科老師隨隊同行。其中之一的桃園高中林士然老師參加北極的原因,是因為全球暖化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議題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項目,而極區冰原快速消融,已被公認為是全球氣候環境改變的引爆點之一,而北極放大效應會讓各種氣象因子改變更為明顯,相關的現象已經真實上演,但對臺灣大多數人來說可能還沒有明顯的感受。他希望能實際去探查,把這些環境變化的樣子跟資訊帶回來給大家知道。
捲動即可繼續閱讀內容
廣告
廣告
對於在北極展開研究計畫,林士然老師回顧地球過去幾次冰室氣候的成因及溫室氣候的回歸,發現浮游藻類其實是一個重要關鍵,因此想以此為題,進行相關的研究工作。希望能夠有所發現。
另一位新北高中許舜婷老師對於自身為什麼想去北極?許舜婷老師本身為地科老師,對氣候變遷的議題一定不陌生。從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的評估報告,到路人皆知的北極熊在浮冰上的圖像,可以知道氣候變遷是正在發生且不可忽視的議題。因此,她在規劃111學年度的高中必修-探究與實作課程時,便有計劃地將此議題融入。在課程中,她帶領學生閱讀氣候變遷相關的文章,其中包含北極凍土苔原在氣候變遷下所發生的改變,並且以此為引導進行一系列的溫室氣體特性實驗。正好得益於中央大學與國家海洋研究院給予高中地科教師機會,讓她能親自前往北極進行採樣研究,讓以後的教學能更加豐富生動。同時在抵達北極,也會規劃一系列溫室氣體特性分析的研究,盼藉由這次中央大學與國家海洋研究院的研究計畫,能搜集到北極現地的氣體,將當地的氣體與台灣的氣體做比較,討論北極凍土融化之後可能對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
中大科學家也都期待回國後,兩位隨隊地科老師可以將北極的所見所聞及試驗教材帶回國內,分享經驗並向高中端學生與老師傳達氣候暖化的見證。
北極離台灣很遠,但不代表台灣可以不關心北極環境變化,這次大學端教授群攜手高中端老師開啟實北極探索之路,有助教學,盼台灣地科人才種子播下後,未來有更多科學家,透過科學方法來協助解決全球溫化等問題。
麥克瘋/2高中老師加入北極探測 播下地科人才種子
- 發佈日期:2023/08/21
- 點閱數:308
- 資料來源: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麥克瘋/2高中老師加入北極探測 播下地科人才種子
2023年8月21日 上午9:19
林士然老師今年也隨著中大教授群赴北極展開研究計畫。(圖:錢樺教授提供)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院2021年起,在國海院及外交部的補助下,與波蘭哥白尼大學北極工作站團隊合作,積極進行極地科學研究,並於今年起,擴大極地研究的內容,積極邀請國內其它大專院校科學家,參與北極相關跨領域的研究工作,尤其隨隊的2位高中教師更具有重要任務,為我國地科人才播下種子。(李明朝報導)
談到今年中大北極探測兩個梯次團隊中,邀請兩位高中地科老師隨隊同行。其中之一的桃園高中林士然老師參加北極的原因,是因為全球暖化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議題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項目,而極區冰原快速消融,已被公認為是全球氣候環境改變的引爆點之一,而北極放大效應會讓各種氣象因子改變更為明顯,相關的現象已經真實上演,但對臺灣大多數人來說可能還沒有明顯的感受。他希望能實際去探查,把這些環境變化的樣子跟資訊帶回來給大家知道。
捲動即可繼續閱讀內容
廣告
廣告
對於在北極展開研究計畫,林士然老師回顧地球過去幾次冰室氣候的成因及溫室氣候的回歸,發現浮游藻類其實是一個重要關鍵,因此想以此為題,進行相關的研究工作。希望能夠有所發現。
另一位新北高中許舜婷老師對於自身為什麼想去北極?許舜婷老師本身為地科老師,對氣候變遷的議題一定不陌生。從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的評估報告,到路人皆知的北極熊在浮冰上的圖像,可以知道氣候變遷是正在發生且不可忽視的議題。因此,她在規劃111學年度的高中必修-探究與實作課程時,便有計劃地將此議題融入。在課程中,她帶領學生閱讀氣候變遷相關的文章,其中包含北極凍土苔原在氣候變遷下所發生的改變,並且以此為引導進行一系列的溫室氣體特性實驗。正好得益於中央大學與國家海洋研究院給予高中地科教師機會,讓她能親自前往北極進行採樣研究,讓以後的教學能更加豐富生動。同時在抵達北極,也會規劃一系列溫室氣體特性分析的研究,盼藉由這次中央大學與國家海洋研究院的研究計畫,能搜集到北極現地的氣體,將當地的氣體與台灣的氣體做比較,討論北極凍土融化之後可能對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
中大科學家也都期待回國後,兩位隨隊地科老師可以將北極的所見所聞及試驗教材帶回國內,分享經驗並向高中端學生與老師傳達氣候暖化的見證。
北極離台灣很遠,但不代表台灣可以不關心北極環境變化,這次大學端教授群攜手高中端老師開啟實北極探索之路,有助教學,盼台灣地科人才種子播下後,未來有更多科學家,透過科學方法來協助解決全球溫化等問題。
檔案下載
- 本文 (尚未線上開放,請洽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