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質知識網

:::
首頁 > 地質新聞

影/龍騰斷橋留下美麗與哀愁 兩度見證中部大地震

  • 發佈日期:2023/05/03
  • 點閱數:546
  • 資料來源: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2023-05-03 14:49 聯合報/ 記者胡蓬生/苗栗即時報導
苗栗縣縣定古蹟舊山線「魚藤坪斷橋」也被稱為龍騰斷橋,是1907年日治時期完工的磚拱鐵路橋,曾有「台灣鐵道建築藝術極品」美譽,但鐵路橋在1935年中部大地震被毀,留下橋柱和殘拱,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又有部分橋拱斷落,增添歷史新傷,龍騰斷橋兩度見證大地震,留下美麗與哀愁的身影。
「魚藤坪」是三義鄉龍騰村舊名,相傳先民開墾當地時,在山區廣植魚藤,因而得名;傳說先民種魚藤,是為了剋制鯉魚精作祟,不只在龍騰山區廣植魚藤,還將東南方的高山取名為「關刀山」,希望關刀斬斷魚藤,藉以毒殺鯉魚,居民得以安居,台灣光復後設村,因認為魚藤之名不雅,改名為 「龍騰」。
當年魚藤坪鐵路橋以磚石砌造橋腳、連拱、鋼板橋、上承式桁架組成,屬複合材料鐵路橋梁,早年台灣類似構造橋樑只有鳳山溪鐵橋。魚藤坪鐵路橋位於台灣縱貫鐵路最高、最陡、施工難度最高的路段,成為日治時代台灣鐵道部海拔最高、跨距最大鐵道橋樑
震災後,台灣總督府檢討魚藤坪橋修復問題,因復舊不易、磚拱橋不耐震等因素,決定在西側80公尺處另建的鐵路新橋。
九二一大地震,魚藤坪斷橋第4座橋腳攔腰震斷,引起關注並進行古蹟審查,經評定為縣定古蹟,2000年文建會指定為震災紀念物,2003年苗栗縣政府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指定為縣定古蹟。
近年苗栗縣政府辦理舊山線蒸汽火車復駛,斷橋成了攝影取景的最佳景點,之後苗栗縣發展鐵道自行車的新型遊憩方式,從魚藤坪鐵橋遠眺斷橋身影,場景尤其令人震撼。

檔案下載

  • 聯合報新聞本文 (尚未線上開放,請洽本中心)

相關連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