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地質新聞
2022/12/16 05:30
地震的2項重要參數為規模和震度,造成不同震度的原因就稱為場址效應,即震波從震源往外傳播時受行經地下介質、所到達地點的地質狀態以及地上建物影響,造成程度不一的震波放大或衰減效應。場址效應分為地形效應、地層效應以及大台北民眾最熟悉的盆地效應和建物效應等。
如1999年921大地震,離車籠埔斷層有百公里遠的台北有多處房屋倒塌,就是因為盆地放大地震波振幅、延長振動持續時間、放大特定頻率震波等。高樓感受比地面搖晃也是場址效應的一種,因此101大樓才會設置阻尼器。
整理:記者陳心瑜
場址效應小檔案
- 發佈日期:2022/12/16
- 點閱數:685
- 資料來源: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地震的2項重要參數為規模和震度,造成不同震度的原因就稱為場址效應,即震波從震源往外傳播時受行經地下介質、所到達地點的地質狀態以及地上建物影響,造成程度不一的震波放大或衰減效應。場址效應分為地形效應、地層效應以及大台北民眾最熟悉的盆地效應和建物效應等。
如1999年921大地震,離車籠埔斷層有百公里遠的台北有多處房屋倒塌,就是因為盆地放大地震波振幅、延長振動持續時間、放大特定頻率震波等。高樓感受比地面搖晃也是場址效應的一種,因此101大樓才會設置阻尼器。
整理:記者陳心瑜
檔案下載
- 本文 (尚未線上開放,請洽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