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地質新聞
今日新聞NOWnews
花蓮群震見神祕網格!局長回應了
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2021年7月15日 上午7:14
·
2 分鐘 (閱讀時間)
▲這起群震的彙整圖中,地震位置竟成巧妙呈現「神祕網格」分佈。(圖/翻攝自鄭明典臉書)
花蓮地區昨(14)日地震頻傳,一整天下來多達42起有感地震,其中顯著有感的地震更高達10起,讓許多花蓮人相當崩潰。而當年在「26大地震」時,也有類似的群震發生,令不少民眾相當憂心;更有網友發現,這起群震的彙整圖中,地震位置竟成巧妙呈現「神祕網格」分佈,氣象局也出面回應了。
根據氣象局資料顯示,14日花蓮吉安附近發先芮氏規模4以上的地震有10起;規模3~4之間的地震有17起;規模3以下的地震也有10起。地震測報中心研判是前幾日的餘震,這之中規模最大的地震,在7日晚間花蓮壽豐的規模5.4、以及8日上午6時11分的規模5.4地震。
捲動即可繼續閱讀內容
廣告
▲花蓮地區昨(14)日地震頻傳,一整天下來多達42起有感地震。(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對此,氣象局長鄭明典14日傍晚在臉書貼文提到「算一算,顯著有感地震,由編號57到65,共8次」,笑稱「氣象人看地震,想到的是山區土石鬆動,未來降雨比較多的時候,要特別小心土石鬆動的問題,也就是雨天應避免山區活動」,並貼出一張群震位置彙整圖,神奇的是這幾日的群震位置彙整圖中可以發現,群震竟整齊排列成「神祕網格」,讓許多網友憂心直呼「是大地震前兆嗎?」「很像26花蓮地震」、「這排列是不是有點整齊?」
不過,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則解釋,這樣的群震情況雖然和2018年地震規模6.2的「26大地震」後餘震模式相似,但當時餘震又更頻繁、規模更大。他強調26大地震主因是米倫斷層錯動,和這次破碎帶的地震構造不大相同,但這次餘震則是一波一波的,他坦言過去餘震的現象2~3天、10~20起就會結束,這次狀況確實罕見,仍需持續觀察。(編輯:賴詠璿)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她住民宿一晚390!按冷氣遙控「詭異變化」全發毛:快逃 台灣汽水霸主?網瘋喊「經典神款」沒敵人:喝的全是回憶 衝麥當勞點玉米湯!她「混1物吃」秒崩潰 網:刷新三觀
花蓮群震見神祕網格!局長回應了
- 發佈日期:2021/07/15
- 點閱數:600
- 資料來源: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花蓮群震見神祕網格!局長回應了
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2021年7月15日 上午7:14
·
2 分鐘 (閱讀時間)
▲這起群震的彙整圖中,地震位置竟成巧妙呈現「神祕網格」分佈。(圖/翻攝自鄭明典臉書)
花蓮地區昨(14)日地震頻傳,一整天下來多達42起有感地震,其中顯著有感的地震更高達10起,讓許多花蓮人相當崩潰。而當年在「26大地震」時,也有類似的群震發生,令不少民眾相當憂心;更有網友發現,這起群震的彙整圖中,地震位置竟成巧妙呈現「神祕網格」分佈,氣象局也出面回應了。
根據氣象局資料顯示,14日花蓮吉安附近發先芮氏規模4以上的地震有10起;規模3~4之間的地震有17起;規模3以下的地震也有10起。地震測報中心研判是前幾日的餘震,這之中規模最大的地震,在7日晚間花蓮壽豐的規模5.4、以及8日上午6時11分的規模5.4地震。
捲動即可繼續閱讀內容
廣告
▲花蓮地區昨(14)日地震頻傳,一整天下來多達42起有感地震。(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對此,氣象局長鄭明典14日傍晚在臉書貼文提到「算一算,顯著有感地震,由編號57到65,共8次」,笑稱「氣象人看地震,想到的是山區土石鬆動,未來降雨比較多的時候,要特別小心土石鬆動的問題,也就是雨天應避免山區活動」,並貼出一張群震位置彙整圖,神奇的是這幾日的群震位置彙整圖中可以發現,群震竟整齊排列成「神祕網格」,讓許多網友憂心直呼「是大地震前兆嗎?」「很像26花蓮地震」、「這排列是不是有點整齊?」
不過,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則解釋,這樣的群震情況雖然和2018年地震規模6.2的「26大地震」後餘震模式相似,但當時餘震又更頻繁、規模更大。他強調26大地震主因是米倫斷層錯動,和這次破碎帶的地震構造不大相同,但這次餘震則是一波一波的,他坦言過去餘震的現象2~3天、10~20起就會結束,這次狀況確實罕見,仍需持續觀察。(編輯:賴詠璿)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她住民宿一晚390!按冷氣遙控「詭異變化」全發毛:快逃 台灣汽水霸主?網瘋喊「經典神款」沒敵人:喝的全是回憶 衝麥當勞點玉米湯!她「混1物吃」秒崩潰 網:刷新三觀
檔案下載
- 本文 (尚未線上開放,請洽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