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質知識網

:::
首頁 > 地質新聞

桃園大溪煤礦記憶展 走讀120年黑金歲月

  • 發佈日期:2021/04/13
  • 點閱數:776
  • 資料來源: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2021-04-13 18:57 聯合報 / 記者朱冠諭/桃園即時報導
大嵙崁文教基金會舉辦「大溪煤礦產業記憶採掘特展」,藉由文字及影像呈現大溪煤礦120周年的產業記憶。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出席開幕表示,大溪是桃園歷史的起點,除了大溪最為人所熟知的老街、豆干及木藝,當地的磚窯及煤礦產業也留下台灣早期發展歷史記憶,歡迎市民藉由看展,了解礦工們為台灣經濟發展貢獻的血淚故事。
鄭文燦表示,大溪所產的煤礦,在民國50至60年代盛極一時,其中規模最大者包括建成商行的建成炭坑、順和煤礦與正福煤礦。他提到早期的礦場老闆樂於照顧地方、回饋鄉里,像是大溪國小、永福國小及美華國小等,都有礦業支持的足跡。
順和煤礦礦長余德隆表示,大溪煤礦從日治時期邱明福先生取得大溪第一份礦權起算,至今已120週年,而順和煤礦是現今保存較完善的礦場,期盼能成為文化景觀,不僅可以多一處休閒場所,年輕一代也能對煤礦產業文化有所了解。
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林曉薇表示,台灣從基隆到苗栗的礦脈曾經存在許多礦場,不但是帶動台灣經濟的重要資源,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資產,去年起文化部及東華大學等團隊逐步建置全台煤礦資源,市府文化局今年也啟動「大溪順和煤礦」文化景觀調查研究,是非常好的開始,希望未來可結合官方及民間力量完成桃園煤礦調查
「大溪煤礦產業記憶採掘特展」將展出第一手展品文物及老照片,大多由在地居民提供,展期自即日起至8月31日止。

檔案下載

  • 聯合報新聞本文 (尚未線上開放,請洽本中心)

相關連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