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質知識網

:::
首頁 > 地質新聞

桃園復興區光華山區位移高低差達3米 區長:隨時可能崩塌

  • 發佈日期:2021/02/19
  • 點閱數:610
  • 資料來源: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2021-02-19 14:46 聯合報 / 記者高宇震/桃園即時報導
桃園市復興區光華山區(編號光華T002)是農委會水保局土石流防災中心,長期監測大規模崩塌潛勢區,農曆春節前傳出邊顯位移導致農路中斷。區長游正英昨天會同水保局及專家學者前往會勘,他表示,位移情況愈來愈嚴重,農路形成近3米的高低差,隨時有崩塌危險,公所已做好防範措施,呼籲民眾不要驚慌。
游正英表示,光華山區崩塌潛勢區範圍約12公頃,目前專家預計可能坍塌面積達1.8公頃。水保局過年前就已監測潛勢區位移加速,其中2月8日碰上下雨位移幅度最高達每日40公分,近日維持在正常值每日5公分。
公所機要秘書周宗營解釋,潛勢區位在光華山區農路間,農路原本就是坡頂岩塊剝落堆積所形成的不穩定岩屑層,經長年風化後產生滑動現象。光華山區崩塌潛勢區早在2016年發生小規模崩塌後,水保局就密切監控,包括在光華道路右側三光溪支流設攔砂壩護坡,防止塊體滑落至下方聯外道路(光華道路),也於潛勢區所在的農路三處設地表、地中伸縮儀,監測塊體移動、龜裂速度。以每日5公分為正常推進值,大於7公分則進行緊急應變措施
大溪警方目前除封閉因路面位移已不堪使用的農路,也於潛勢區下方光華道路實施道路交通管制,管制措施為每日上午6點至深夜10點視狀況放行,深夜10點時至隔日上午6點禁止通行。
游正英表示,光華道路地基夠穩,及使崩塌也不致於損毀影響交通,但也避免萬一崩塌情形嚴重,影響後光華近200名住戶出入,已將罐頭、米、麵等物資運送至光華派出所,以備不時之需,後續也會持續關注位移狀況。此外,公所也正積極另闢新農路,讓當地水蜜桃、五月桃、竹筍、高麗菜等農特產品能正常輸出。

檔案下載

  • 聯合報新聞本文 (尚未線上開放,請洽本中心)

相關連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