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地質新聞
2020-12-19 00:46 聯合報 / 記者吳淑玲/台南報導
近日地震頻繁,確保水庫安全成要務。水利署南區水資局首度將「潛在風險」量化評估導入曾文水庫大壩安全管理。南水局說,曾文土石壩最怕滲漏,可能導致的原因包括沖蝕和強震,參考美國墾務局風險分析方法,完成「內部沖蝕破壞」及「溢洪道地震力破壞」兩項大壩安全風險分析。
南水局表示,現行法規沒「潛在風險」評估,只有檢查及技術規範,這是第一次以國內專業人力參考美國方法完成的案例。
南水局說,曾文水庫啟用57年,台灣地震頻繁但沒有影響過水庫,面臨最大危機是民國98年莫拉克風災大洪水,雨量太大導致進水量超過洩洪量,有「溢頂」危險。若水過壩頂溢流而出,土石壩坡道表面會沖刷滲漏,就像用筷子戳一個洞,水就有淘空大壩之虞。
根據世界各地水庫資料統計,「內部沖蝕破壞」是土石壩水庫最易發生的危害,曾文水庫是土石壩,構造是內部心層(黏土擋水),上下有殼層(過濾排水),最怕「滲漏」,就像水管往土層沖出一個洞,土壤強度變弱有淘空風險。
因台灣處地震帶,美方建議把「溢洪道地震力破壞」列入安全風險分析,以掌握地震可能造成溢洪道水閘門正常開啟的潛在風險等,南水局邀集水庫安全專家與水庫管理及操作人員組成研討團隊,採用「事件樹」分析法,參考國外定量標準及曾文水庫特性,求得事件樹各節點機率,數據相乘即得「發生的機率」。
沖蝕、強震 曾文水庫評估「潛在風險」
- 發佈日期:2020/12/19
- 點閱數:557
- 資料來源: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近日地震頻繁,確保水庫安全成要務。水利署南區水資局首度將「潛在風險」量化評估導入曾文水庫大壩安全管理。南水局說,曾文土石壩最怕滲漏,可能導致的原因包括沖蝕和強震,參考美國墾務局風險分析方法,完成「內部沖蝕破壞」及「溢洪道地震力破壞」兩項大壩安全風險分析。
南水局表示,現行法規沒「潛在風險」評估,只有檢查及技術規範,這是第一次以國內專業人力參考美國方法完成的案例。
南水局說,曾文水庫啟用57年,台灣地震頻繁但沒有影響過水庫,面臨最大危機是民國98年莫拉克風災大洪水,雨量太大導致進水量超過洩洪量,有「溢頂」危險。若水過壩頂溢流而出,土石壩坡道表面會沖刷滲漏,就像用筷子戳一個洞,水就有淘空大壩之虞。
根據世界各地水庫資料統計,「內部沖蝕破壞」是土石壩水庫最易發生的危害,曾文水庫是土石壩,構造是內部心層(黏土擋水),上下有殼層(過濾排水),最怕「滲漏」,就像水管往土層沖出一個洞,土壤強度變弱有淘空風險。
因台灣處地震帶,美方建議把「溢洪道地震力破壞」列入安全風險分析,以掌握地震可能造成溢洪道水閘門正常開啟的潛在風險等,南水局邀集水庫安全專家與水庫管理及操作人員組成研討團隊,採用「事件樹」分析法,參考國外定量標準及曾文水庫特性,求得事件樹各節點機率,數據相乘即得「發生的機率」。
檔案下載
- 聯合報新聞本文 (尚未線上開放,請洽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