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質知識網

:::
首頁 > 地質新聞

滯洪池發揮功效沿海未淹水 雨停嘉義縣應變中心撤除

  • 發佈日期:2020/05/23
  • 點閱數:721
  • 資料來源: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2020-05-23 09:10 聯合報 / 記者魯永明/嘉義縣即時報導
嘉義縣山區昨天受梅雨鋒面及西南氣流夾擊,多處交通中斷、30條溪流土石流紅色警示,2所小校停課,撤離41名居民,經搶修,阿里山公路鐵路恢復正常,雨停,土石流危機解除,撤離居民陸續上山回家,縣府開設的二級應變中心上午8點撤除。
水利處說,嘉169線31K及19K,有零星落石,維持單線通車,預計中午前清除完畢,這2天豪大雨,造成山區道路邊坡土石鬆動,雖交通恢復暢通,但提醒用路人開車上山,小心落石阿里山森鐵嘉義開往奮起湖路段復駛,奮起湖至十字路段部分邊坡土石滑落,掩沒鐵軌,上午仍在搶修。
前年「823」洪澇重創嘉義縣,災後治水防洪工程陸續啟動完工,這次山區累計逾300毫米雨量,雖不及「823」,但沿海闢建的滯洪池,經這波豪大雨考驗,發揮滯洪功能,未造成下游地層下陷沿海地區住戶淹水。
縣長翁章梁昨天下午視察內田考試潭滯洪池輔助抽水站,以及溪墘排水新庄農場滯洪池,查看排水狀況,防汛設備包含抽水站、滯洪池發揮功能;另在縣內194個易淹水區域裝設「淹水感知器訊號」,水淹多高數據立即傳進電腦,每分鐘更新最新數據,方便掌握積淹水位置及深度,供災情傳出時立即應變
新庄滯洪池雖8月才完工,但汛期或有災情傳出,可立即使用,滯洪池採溢流方式,當水位高於2.5公尺時便自然溢流至滯洪池,減輕排水壓力,發揮調節洪水功效,第五河川局說,這波豪大雨進池區內水量約16.5萬立方公尺,約8座標準游泳池的水量,等同2座移動式抽水機需連續運轉24小時。

檔案下載

  • 聯合報新聞本文 (尚未線上開放,請洽本中心)

相關連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