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地質新聞
2019-07-1900:00基隆河暖暖段河岸擁有世界級的壺穴景觀,及全台僅有的基隆黃蠟石,地方利用市府舊宿舍成立「黃蠟石文化館」,昨天啟用,首展展出黃蠟石系列雅石,另有暖暖煤礦產業特展等,希望打造成新興文化據點,並結合基隆河沿岸環境,成為自然地質教室。爭取設立黃蠟石文化館多年的前議員陳江山說,早期基隆河暖暖段有黃褐色的石頭,摸起來很光滑,被稱為黃蠟石,形成原因是因為火山噴發後擠壓底層的砂岩,經過數百萬年矽化作用才形成黃蠟石,全世界只有3個地方有,分別是義大利、廣東及基隆河。地方耆老表示,黃蠟石是因為河水中氧化鐵沈澱在岩石表面形成黃褐色薄膜,長時間水流滾動,讓石頭呈現出像打蠟一般的光澤,卻因過度開採,河中已不多見。文化局長陳靜萍指出,暖暖擁有世界級壺穴景觀,及獨步全台的基隆黃蠟石,希望文化館結合基隆河沿岸環境,打造成得天獨厚的自然地質教室。林右昌說,市府去年整建舊市府宿舍,因經費有限先整修1樓,委託社區大學營運,未來將是重要的環境及地理教育場域。
獨家新亮點 基隆黃蠟石文化館首展
- 發佈日期:2019/07/19
- 點閱數:887
- 資料來源: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檔案下載
- 聯合報新聞本文 (尚未線上開放,請洽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