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質知識網

:::
首頁 > 地質新聞

致災性豪雨頻率增 中市廣推「透水鋪面」

  • 發佈日期:2018/09/17
  • 點閱數:992
  • 資料來源: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2018-09-17 13:53 〔記者黃鐘山/台中報導〕致災性豪雨頻率增高,市議員王立任今日指出,透水鋪面工法兼具排水與生態,要求全面施作。市府建設局長黃玉霖說,台中地質多屬於礫石層,「透水地磚」可讓硬性鋪面最小化,加強瞬間大雨排水,將推廣至各公共工程。 王立任質詢指出,這項工法是灌漿前先舖滿飲料杯當模版,灌漿後再把飲料杯拿掉,形成一個洞一個洞的管式混凝土層,加快排水速度,另外設置礫石樁,連接地面和地底層,讓地面的水快速吸進地底變地下水。兼具排水與生態,要求建設局全面推動。 建設局長黃玉霖說,台中地質條件可說是得天獨厚,許多工程地質屬於礫石層,利用「透水地磚」舖設,有利大雨排水,市府將因地制宜,藉由全市人行道建設,讓硬性鋪面最小化;而「水撲滿」等工法也會持續進行,努力讓台中強化「海綿城市」能量。 黃玉霖指出,「透水地磚」舖設由工程單位自行規劃設計,工程較為複雜,建置特別的排水路徑,相較原來不透水的傳統工法,經費約增加30%;人行道與廣場都很適合這種工法。 市府除了在文心路人行道擴建工程施作外,包括文心森林公園都試辦水環境低衝擊開發工法,針對北側的機車停車場進行改善,建置全市首座以水環境低衝擊開發工法的「雨水花園」停車場。 黃玉霖強調,「雨水花園」停車場不僅在鋪面部分採多孔隙透水瀝青加強排水,更利用「水撲滿」原理儲水再運用,提供停車場北側綠地約5天灌溉量,達到水資源永續再利用。台中公園也採「水撲滿」作法,讓瞬間雨水引流至儲水空間,以備日後使用。

檔案下載

  • 本文 (尚未線上開放,請洽本中心)

相關連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