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地質新聞
2018-06-19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十八日報導〕對於大阪十八日上午發生的芮氏規模(M)六.一強震,日本氣象廳下午召開記者會表示,這次地震和南海海溝大地震並無關聯,但專家擔心西日本內陸型地震頻發,很可能是大地震的前兆,呼籲震區民眾未來一週要注意再次出現強震。 震源處有兩條斷層帶 預測30年內恐有規模7.5大震 這次地震的震源位於大阪府北部的高槻地區,附近正好有長達數十公里、東西走向的「有馬.高槻斷層帶」,以及南北走向的「上町斷層帶」,這兩個斷層帶都被預測可能在卅年內發生規模七.五程度的大地震。 M9南海海溝大地震 約百年一次 東北大學結構地質學教授遠田晉次指出,這次地震為淺層地震,因此震源上方的地面有強烈震度,雖然不會立即誘發南海海溝大地震,但類似南海海溝大地震這類巨大海溝型地震發生前四十到五十年前起,內陸地震發生頻率也相對增加。 他表示,這次地震看來似乎是地底下部分斷層活動,但不清楚是哪裡的斷層活動;最重要的是,這次地震可能刺激周邊活斷層,引發大地震。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認為,未來卅年上町斷層發生地震機率約二%到三%,在全日本活斷層中屬於高風險,未來發生大地震也不足為奇。 地震學者都司嘉宣表示,規模高達M九的南海海溝大地震約每一百年發生一次,目前距離上次地震已過七十二年;以前南海海溝地震發生前,近畿地方也發生過多次地震,這次也可視為大地震發生的前兆。 一九九五年的阪神大地震也是淺層地震,十八日的地震也勾起廿三年前受災民眾的恐怖記憶。都司嘉宣表示,引發阪神大地震的「六甲.淡路島斷層」與「有馬.高槻斷層帶」正好位於高槻重疊延伸到京都附近,但阪神地震止於六甲附近,這次地震不排除是當時剩餘能量的釋放。 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教授佐藤比呂志指出,關西地區有許多活斷層,有些活斷層可能受到這次地震影響,呼籲民眾保持警戒。日本關東地區的千葉縣外海從本月起地震頻繁,十七日群馬縣也發生「震度五弱」地震,九州鹿兒島的櫻島火山也在十六日大噴發,日本列島的地牛並不平靜。
大阪強震 日專家憂大地震前兆
- 發佈日期:2018/06/19
- 點閱數:916
- 資料來源: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檔案下載
- 本文 (尚未線上開放,請洽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