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質知識網

:::
首頁 > 地質新聞

長江源主要冰川面積消融? 研究這樣說

  • 發佈日期:2016/12/31
  • 點閱數:806
  • 資料來源: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聯合報記者郭玫君╱即時報導

青海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總工程師李其江今天透露,長江源頭規模最大的格拉丹東、尕恰迪加崗雪山群,面積呈現減少、增加、減少的趨勢。專家指出,冰川退縮,或將導致土地沙化。

長江發源於青海省境內,其源區冰川面積變化歷來是各方關注的焦點。長江源頭雪山冰川以唐古拉山脈的格拉丹東、尕恰迪加崗以及祖爾肯烏拉山的崗欽3座雪山規模最為宏偉。

新社報導,李其江介紹,通過收集1973年、1990年、2001年、2007年、2009年及2016年的遙測影像,以及實地考察,進而測算出了不同時期格拉丹東和尕恰迪如崗雪山群冰雪覆蓋面積。

研究發現,1973年,格拉丹東、尕恰迪如崗雪山群冰雪覆蓋面積為873.7平方公里,1990年減少至827.9平方公里。但在2001年時,增幅明顯,面積回升至882.8平方公里;之後的多次測算,發現面積減少;2016年,這一數值為827.4平方公里。

李其江表示,與20世紀70年代相比,不同時期冰雪覆蓋面積變化的幅度在-6.19%至1.04%之間,長江源頭主要冰川面積總體呈現減少、增加、減少的趨勢,但是變化的幅度較小。

曾參與長江源科考任務的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蒲健辰對媒體表示,冰川退縮,短期看,河流徑流會增加,但隨著退縮加劇,最終或將導致河流徑流減少甚至斷流,造成土地沙化。

新京報今年10月曾報導,格拉丹東的冰川正在消融。橫斷山研究會首席科學家楊勇多年考察測量結果顯示,青藏高原地區85%至90%的冰川都在退縮,長江源的固體水庫正在加速消融。

很多小冰川已經消失斷流,雪線升高至5800公尺以上,格拉丹東東坡崗加強巴冰川30年來退化近2000公尺,西坡長江正源姜古迪如冰川倒退500公尺左右。

楊勇認為,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趨勢下,三江源地區冰川雪山持續消融減退,凍土層解凍加速,沼澤濕地減少,在短期內造成部分河流、湖泊水位有大幅度上漲。但從長遠看,這將改變三江源水系分佈格局,甚至使源區水源瀕臨枯竭、荒漠化加劇,進一步的後果是整個江河流域出現乾旱。越來越多的人類活動進入該地區,對青藏高原脆弱的大氣圈和敏感的冰川,無疑是雪上加霜。

格拉丹東冰川不斷消融,但該地區生態保護上的行政管理,卻一度陷入尷尬之境。在公開出版的地理行政區劃圖上,屬青海省管轄;而按照國務院相關文件規定,對該地實際管轄則是西藏安多縣。由於兩地管理體制和保護理念不一,目前生態保護面臨資金投放瓶頸。

檔案下載

  • 聯合報新聞本文 (尚未線上開放,請洽本中心)

相關連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