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地質新聞
聯合晚報記者鄭語謙/台北報導日本311地震引發海嘯釀成核災意外,韓國釜山東岸今年也出現史上規模最大的5.8地震,因韓國東岸也有核電廠,為監測沿海地震,韓國釜山國立大學,將向我國家實驗研究院購買兩台台灣自製的海底地震儀,自行監測釜山沿海的地震,找出活動頻繁的斷層帶,是國研院海底地震儀首次輸出國外。國研院2009年自行研發海底地震儀,用於監測海床震動訊息,有別於陸上地震儀只能在陸地使用,海底地震監測定位更準確,但製作不易,必須研發重量輕、防水、氣密,且能長期放置海底的地震儀,目前全世界僅德國、美國、台灣等少數國家有能力製造。韓國釜山大學今年3月和我國合作,在東部外海布放三部海底地震儀後,沒想到隨即在7月發生地震,9月更發生韓國有現在紀錄以來最強的5.8地震,憂心日本福島核災事件發生,韓國近日向國研院表達,購買兩台地震儀,將自行研究韓國本土地震。國研院研究員林佩瑩表示,海底地震儀完全依靠電池供電,電池又關係著海底地震儀的重量,重量越輕,海底地震儀的布放及回收越容易,可節省作業時間,並避免碰撞造成損壞。台灣團隊研發出體積各160、68、95公分,重量小於200公斤的海底地震儀。不僅比德國,美國研發的海底地震儀更輕,解析度更高,自製儀器更只要外國製的一半價錢。林佩瑩表示,台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5.8的規模對國人來說都「還好」,但韓國地震次數少、規模小,第一次發生較強的地震,開始有危機感。國研院自製的海底地震儀因解析度高,連規模0.3左右,人類完全無感的地震都能感測到,有助於韓國取得高精度的海底觀測資料,也顯示台灣自製的海底地震儀,已經具有進軍國際的實力。
海底地震儀銷韓 監測釜山沿海地震
- 發佈日期:2016/12/27
- 點閱數:813
- 資料來源: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檔案下載
- 聯合報新聞本文 (尚未線上開放,請洽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