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地質新聞
聯合報記者吳淑玲/台南報導左鎮人年代大翻轉,從2萬年變成3千年,台南市菜寮化石館認為「不影響左鎮在台灣考古界的地位」。館員郭秋妙指出,被認定是左鎮人頭骨化石是60年代出土,由日本學者下田信男、馬場悠男及台大教授林朝棨共同鑑定,對於新的檢測報告均予尊重。郭秋妙表示,左鎮人頭骨共有3塊,其中一塊是業餘收藏家郭德鈴、郭東輝父子在左鎮菜寮溪流域「臭屈」發現,當時不知是人骨,是台大考古系教授宋文薰透過台大教授林朝棨與日本學者鹿間時夫送到日本,由下田信男教授鑑定,在1976年共同發表右頂骨殘片標本,年代約2萬年前至3萬年。另2塊為另一名業餘收藏家潘朝武發現,屬於同一地質年代。至於在台南有「化石爺爺」之稱的陳春木,在左鎮岡林滴水子發現4塊頭骨殘片,台大連照美博士在1981年發表的「台南縣菜寮溪的人類化石」報告,則指因石化層較「臭屈」年輕,就沒有列入「左鎮人」化石。郭秋妙表示,當年日本學者以錳、氟劑量鑑定年代,也是當年嚴謹的方法;後來有部分考古學者質疑左鎮人年代應下修至1萬年,但也有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以新化丘陵地質屬更新世中期,推測還可往前再追溯至10萬年前。化石館表示,化石年代會依不同檢測方法得到不同結果,均予以尊重,但都不影響左鎮在考古界的地位。目前化石館收藏3千件菜寮溪出土的化石及現生標本,從陸相到海相化石都是國內種類最多、最齊全的;加上發現的老虎、熊、犀、金絲猴、猛瑪象等化石,顯示左鎮是古生物的樂園。
左鎮人年代翻案 「不影響左鎮地位」
- 發佈日期:2015/12/25
- 點閱數:1185
- 資料來源: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檔案下載
- 聯合報新聞本文 (尚未線上開放,請洽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