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質知識網

:::
首頁 > 地質新聞

繁華台北市區 也有天然特色溪溝

  • 發佈日期:2015/03/27
  • 點閱數:936
  • 資料來源: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中央社台北27日電)台北市群山環繞,溪谷蜿蜒其中,孕育豐富生態資源台北市大地工程處推薦5條特色溪溝,要讓民眾讚嘆在繁華市區裡,也有最天然的溪溝生態。
台北市溪溝多屬於「淺山生態系」,主要是環繞在山邊的田野與山林,具有多樣化的地景類型鑲嵌,如森林、農田、草地、溪流、埤塘、溝渠等,也是台灣近年生態保育的關注焦點。
為深入了解這大自然的寶藏,大地處透過一整年的生態調查,發現北市溪溝周邊共有500餘種植物及230多種陸域動物。其中「小坑溪」、「竹子湖溪」、「大溝溪」、「菁礐溪」及「虎山溪」是大地處推薦民眾一同解碼溪溝生態的首選。
文山區政大一街的「小坑溪」,隱藏在清溪綠地公園裡,沿溪更有富饒書香氣息的親水文學步道。走在溪畔步道上可見翠鳥及灰鶺鴒活動,也可觀察到常在流動水域出沒的短腹幽蟌,若運氣好還有機會能發現稀有的藍黑蜻蜓,冬季甚至可聽到台北樹蛙的鳴唱聲。
來到內湖區的「大溝溪」,上游兩岸擁有完整的複層林相及難得一見的天然地質景觀,保有原始多樣的生態環境,下游在兼顧安全排洪及保有溪溝水域生態資源下,營造生態景觀及休憩並重的溪流環境,而親水步道可供民眾體驗當地生態。
知名的北投「竹子湖溪」,除有海芋及繡球花海可欣賞,還可以尋找躲藏在海芋田的台北樹蛙,溪溝裡更有腹遊蛇及保育類柴棺龜,因當地的水質純淨,也是賞紅胸黑翅螢的絕佳地點。
「菁礐溪」是士林區的水源頭,沿線溪岸景色怡人,溪流生態多樣,向來是自然愛好者尋幽景點,不僅能漫步在親水步道賞櫻及槭紅,也能與溪流裡的馬口魚等生物互動,此外圳仔頭自然園區就在附近,是半日遊行程的好去處。
位於信義區四獸山虎山山腳下的「虎山溪」,具有北市近郊山區良好的天然森林環境,再加上溪流整治時採取高低錯落的河階型式,能在水量較少時期仍保持溪水不致斷流,利於多種動植物的生長及棲息,民眾能陪同螢火蟲、中國樹蟾、拉都希氏赤蛙及白腹游蛇等生物,一起見證溪溝復育的成果。1040327

檔案下載

  • 本文 (尚未線上開放,請洽本中心)

相關連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