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質知識網

:::
首頁 > 地質新聞

金門守「鱟」12年 他,控怪手無情

  • 發佈日期:2013/10/06
  • 點閱數:671
  • 資料來源: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聯合報╱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

擁有堅硬外殼的「鱟」(音同厚)又有「鋼盔魚」之稱,是四億年的史前活化石,也是潮間帶環境健全的指標。全台只剩下澎湖金門有鱟的蹤跡,主要棲息環境金門後豐港,近年卻隨著商港填海造陸、怪手進駐,讓曾經遍布鱟逐漸消失。

家住金門後豐港的洪德舜「阿舜」與導演洪淳修耗時六年拍攝「守鱟的人」,透過阿舜的帶路,從洪門港漁人生活面切入,呈現人與鱟之間的關係,並記錄水試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的鱟復育工作。昨在台北車站大廳首映,吸引數百名旅客駐足,夾雜在人群中的「阿舜 」忍不住感慨,「復育的結果,遠遠不及人類傷害棲的速度」。

洪德舜守鱟長達十二年,六年前看見洪淳修拍攝的紀錄片「河口人」,輾轉找到洪淳修,央請他記錄家鄉消失中的鱟魚。但拍攝一部生態紀錄片,光機票、調查就要數百萬元,經過一年的奔走及跨海調查,終於向林務局申請到不無小補的經費。

「守鱟的人」一拍就是五年,影片也正好見證了後豐港開發、棲消失的過程。一幕幕的縮時圖,怪手在潮間帶無情挖掘,劇組忍著心痛拍攝。洪德舜回憶,小時候在潮間帶「轉個身就能碰到鱟」,如今劇組最困難的竟是尋找鱟。

為了守鱟,阿舜幾乎耗費整個青春。他在十二年前返鄉在金門醫院擔任精神病患維護員;在同樣面臨開發環保拉鋸的金門,他另一個身分是獨排眾議的生態守護者,屢次在商港開發說明會上指著官員鼻子罵。

•「生態電影節」今起於林務局全台八個林管處播出,詳細場次可前往官網http://www.2013ecofilm.com.tw查詢。

檔案下載

  • 聯合報新聞本文 (尚未線上開放,請洽本中心)

相關連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