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質知識網

:::
首頁 > 地質新聞

地層下陷歸罪農業 學者︰口號膨風

  • 發佈日期:2012/10/09
  • 點閱數:1644
  • 資料來源: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行政院推出農業黃金廊道,鼓勵地層下陷區將高耗水的水稻轉為旱作,學者認為雲彰高鐵一帶的地層下陷,主要是工業挖深井所致,並非農業,農委會提出此一計畫,反而是把地層下陷的問題全都歸罪於農業,卻無法解決該區地層下陷的問題,政策本身也有問題。
開南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吳明敏表示,這些旱作在台灣生產成本高,市場競爭力比進口的還弱,長期來是靠政府補貼鼓勵農民種植,但隨著貿易越來越自由化,尤其未來加入TPP(泛太平洋夥伴協議),低競爭力的作物恐首當其衝。
吳明敏指出,從過去農業政策數據膨風,這次農委會宣稱能創造一六五○名雲端新農民、十萬人旅遊,也令人質疑。畢竟八年後,這些主政者都已走人,不必對現在誇下的海口負責。
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杜宇也認為,口號式的政策,說起來很好聽,卻禁不起檢驗農業政策沒有從下而上、與地方政府協調、尊重農民心聲,未來恐怕很難落實。
杜宇認為,應鼓勵種植高經濟效益的作物,否則產銷無法開拓,只靠政府補助,農民很難獲益。

檔案下載

  • 本文 (尚未線上開放,請洽本中心)

相關連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