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質知識網

:::
首頁 > 地質新聞

三潛在海嘯源 威脅核三廠

  • 發佈日期:2012/02/21
  • 點閱數:896
  • 資料來源: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去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爆發嚴重核能災變,震驚全球,原能會委託學者專家完成的第二階段核電廠總體檢,從22個潛在侵台的海嘯型態中,分析出3個對國內核電廠具有威脅性,必須及早因應。

這22個潛在的海嘯,18個是海溝海嘯源,4個是斷層海嘯源。學者專家依各海嘯源地震規模,推估出最大潮位計波高、所在地點及到時、最大溯上高及所在地點,以及核一、核二、核三、核四的最大溯上高,進行分析。

結果發現,馬尼拉海溝、亞普海溝花蓮外海的3個海嘯源,相對於台灣有較大的影響,其中又以位於恆春半島的核三廠影響較大。

以位於菲律賓東南方的亞普海溝來說,雖最大溯昇高度可達16∼18公尺,但因距離台灣很遠,即使海嘯侵襲核三廠,高度已降到6.4公尺。馬尼拉海溝花蓮外海出現的海嘯,當地最大溯昇高度分別是14公尺及12公尺,抵達核三廠時,也降到10公尺及2.4公尺。

原能會主委蔡春鴻表示,核三廠的最低處都在15公尺以上,這些海嘯就算真的發生了,也不會對核三廠造成重大影響,民眾無需過度擔心。

他同時透露,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爆發重大核災後,原能會已和國科會、交通部氣象局等單位聯手,主動和國際合作,發展海嘯預警機制,日後可於最短時間內掌握各地海嘯資訊,及早因應,將災害降到最低。

檔案下載

  • 聯合報新聞本文 (尚未線上開放,請洽本中心)

相關連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