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質知識網

:::
首頁 > 地質新聞

《水資源專題報導》汰換管線自來水漏損率降至10%

  • 發佈日期:2011/05/30
  • 點閱數:1231
  • 資料來源: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台灣一年漏掉的自來水,約八億噸,約可填滿四個石門水庫
台灣水再生協會創會理事長歐陽嶠暉表示,台灣每年自來水管漏水率約二十五%,每天漏掉二百一十六噸,一年漏掉八億噸,水價合理調整之後,進行管線汰換,將漏損率降到十%左右,符合國際水協會(IWA)標準,一年可以增加四.七億噸水源。
年漏四座石門水庫
根據台灣自來水公司、台北自來水事業處資料指出,九十八年漏水率最高的地區是基隆市台北縣北部,這兩地的漏水率高達三十四.七六%,意即有超過三分之一自來水,都流失在管線運輸中;次高的則是台中縣、南投縣及台中市,漏水率也多達三十%。
台大環境工程學系教授駱尚廉表示,台灣自來水公司所屬管線總長度為五萬五千多公里,但是逾齡管線的比例將近三分之一,老舊的管線亟待汰換。
但根據行政院公告資料,近五年來,每年管線汰換率僅達○.五八%,距離汰換率目標每年二%,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表示,以大高雄地區為例,只要能夠降低漏水率十%,每日將可增供十五萬噸以上;最近幾年,台北自來水事業處投入五十五億元,降低漏水率四.一七%,節省水資源二.三億噸,相當於每日十五.八萬噸,這證明改善漏水比蓋水庫、人工湖有效益。
李根政表示,相較之下,水利署推動的吉洋人工湖一期工程就要花國庫一百六十一億元,每日卻只能取水十四萬噸,是史上最蠢的方案。

檔案下載

  • 本文 (尚未線上開放,請洽本中心)

相關連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