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地質新聞
台大林管處配合溪頭復建 上中下游採不同工法 兼具教育與生態功效
本報記者簡獻宗
避暑勝地溪頭自然教育園區5年前遭桃芝風災重創,台大實驗林管理處配合復建工程,在大學坑闢設土石流戶外教室,呈現多樣化防治土石流工法,兼具教育與生態功效,值得在南投縣因地制宜推廣。
台大林管處溪頭營林區面積2400公頃,大學坑與神木溪是兩大集水源。在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後方的大學坑,源自後山海拔1600公尺龍鳳峽山區,不到1公里急降至海拔1250公尺,屬陡峭型坑溝。
溪頭營林區主任葉永廉說,桃芝風災重創溪頭自然教育園區,造成11條土石流坑溝,選擇大學坑闢設土石流戶外教室,前後兩期工程以不同設計與工法,展示多樣的土石流防治工程,耗資5000多萬元。
大學坑上游以新工法設置倒立型梳子壩,阻隔土石流的大石塊,中游坑道就地取材,以乾砌石工法砌設護岸,坑道採固床工法多層階梯降低坡度,下游重力式防砂壩是國內少見工法,以鋼軌匝溝過濾石塊,經淨水池沈澱細砂,再將溝水引入大學池...。
「遠離土石流夢魘」系列專題之三 治土實驗 大學坑闢戶外教室
- 發佈日期:2006/07/19
- 點閱數:1587
- 資料來源: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本報記者簡獻宗
避暑勝地溪頭自然教育園區5年前遭桃芝風災重創,台大實驗林管理處配合復建工程,在大學坑闢設土石流戶外教室,呈現多樣化防治土石流工法,兼具教育與生態功效,值得在南投縣因地制宜推廣。
台大林管處溪頭營林區面積2400公頃,大學坑與神木溪是兩大集水源。在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後方的大學坑,源自後山海拔1600公尺龍鳳峽山區,不到1公里急降至海拔1250公尺,屬陡峭型坑溝。
溪頭營林區主任葉永廉說,桃芝風災重創溪頭自然教育園區,造成11條土石流坑溝,選擇大學坑闢設土石流戶外教室,前後兩期工程以不同設計與工法,展示多樣的土石流防治工程,耗資5000多萬元。
大學坑上游以新工法設置倒立型梳子壩,阻隔土石流的大石塊,中游坑道就地取材,以乾砌石工法砌設護岸,坑道採固床工法多層階梯降低坡度,下游重力式防砂壩是國內少見工法,以鋼軌匝溝過濾石塊,經淨水池沈澱細砂,再將溝水引入大學池...。
檔案下載
- 新聞全文 (尚未線上開放,請洽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