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地質大事紀
"民國99年3月4日上午8時18分53秒,臺灣南部發生芮氏規模6.4的地震,震央位於潮州斷層東方約8公里處,地震深度約23公里,地震的發震構造係一西北-東南走向,向東北方傾斜的逆衝帶左移性質的盲斷層,由於斷層並未出露地表,因此所造成的災情多數係地震表面波的強烈搖動所致之破壞。由於地震報告係以甲仙地震站為基準來說明,因此一般將此次地震稱為甲仙地震。
甲仙地震發生後,在臺南新化北勢里、太平里、東榮里以及山腳里五甲勢倒厝溪有多起的土壤液化事件發生,其中以北勢里與太平里的三處噴砂剛好位於新化斷層附近,與民國35年新化地震噴砂地點相當。本次地震勾起了新化地區一甲子的記憶,在工程規劃設計時,應針對土壤液化之危害度謹慎評估,考慮適當因應措施,並採取適當之因應對策,以避免或降低液化震害對結構物可能產生之影響,減少地震帶來的損失。"
1.甲仙地震調查成果:地質,第29卷,第1期,第8-11頁。
2.甲仙地震分析評估: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電子報。
高雄甲仙地震
- 發佈日期:2010/03/04
- 點閱數:6435
- 資料來源: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甲仙地震發生後,在臺南新化北勢里、太平里、東榮里以及山腳里五甲勢倒厝溪有多起的土壤液化事件發生,其中以北勢里與太平里的三處噴砂剛好位於新化斷層附近,與民國35年新化地震噴砂地點相當。本次地震勾起了新化地區一甲子的記憶,在工程規劃設計時,應針對土壤液化之危害度謹慎評估,考慮適當因應措施,並採取適當之因應對策,以避免或降低液化震害對結構物可能產生之影響,減少地震帶來的損失。"
1.甲仙地震調查成果:地質,第29卷,第1期,第8-11頁。
2.甲仙地震分析評估: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