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位置首頁 > 地質影音
  • 回上一頁

地質影音

地質影音RSS訂閱
151筆資料,第3/11頁,
草嶺九二一地震紀念地
草嶺九二一地震紀念地
  • 拍攝者:臺灣應用地質技師公會-理事長陳本康
  • 拍攝日期:2013/11/07

民國八十八年九二一地震引發草嶺地區的大山崩,之後被指定為「九二一地震國家紀念地」。他們組成了現場導覽團,並配有地質公園專屬的中型巴士,希望讓這個老天給的山崩禮物也能成為帶動旅遊的生財景點。地震紀念地本來都做得很好,在八八水災又發生滑動,之後又變形變成三層。

地質公園的社區與旅遊
地質公園的社區與旅遊
  • 拍攝者:臺灣應用地質技師公會-理事長陳本康
  • 拍攝日期:2013/11/07

這長期地球演繹的重要資源,聯合國即將把地質公園這樣一個特別的組織變成正式組織,臺灣與全球同步推展,由社區來經營地景保護的觀念,這個觀念比較全面性,除了地景保護以外也同時包含環境教育和生態觀光。臺灣自1995年開始要啟動社區的總體營造,到現在其實某些程度有相當的成果,我們需要與全球接軌,這個部分在地已經成熟了,我們需要的是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全世界以及向全世界學他們社區的經驗,兩年後在104年9月我們希望社區從他們的草根力量自發地去參與這樣的一個盛會,那就是亞太地質公園網絡會議(APGN)在日本的山陰。

大自然給我們的禮物─名竹地下水庫
大自然給我們的禮物─名竹地下水庫
  • 拍攝者: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 拍攝日期:2013/11/08

名竹盆地位於濁水溪和清水溪匯流處,河水極易補充地下水,有如埋藏於地下之地下水庫。把名竹盆地當做另一個地下水庫,與濁水溪沖積扇和集集攔河堰聯合運用,可減少其沖積扇的抽水量並舒緩雲彰地區缺水壓力,對於抑制地層下陷將有顯著功效,本所特別製作影片,歡迎民眾連結一探究竟。

影片由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製作,片長約3分鐘,以名竹盆地為例,說明山間盆地地下水庫為未來重要的水資源開發標的。

APGN!We are coming !
APGN!We are coming !
  • 拍攝者:臺灣應用地質技師公會-理事長陳本康
  • 拍攝日期:2013/11/07

世界地質公園網絡設計裡面很重要的一環,不是只有國內的交流,進一步的全球交流及與世上在照顧每一個地景的社區去串聯,彼此分享、學習經驗,每兩年在全世界有世界地質網絡會議,每隔兩年也有亞太地區的地質公園網絡會議。我們預計後年亞太的地質公園網絡會議到日本參加,今年十月聯合國大會通過以後,將來要去跟聯合國申請認證時必須由國家的地質公園委員會提出申請,地質公園不能自己申請,由國家來評鑑以後再向聯合國申請,我們這個工作也可以開始準備一天三十元。
亞太地質公園網絡,我們來了!

把草嶺地質公園當教室
把草嶺地質公園當教室
  • 拍攝者:臺灣應用地質技師公會-理事長陳本康
  • 拍攝日期:2014/04/17

草嶺生態地質國小在921地震災後一段時間,沒有校室只能借用其他單位設備克難上課,今年初在沒有圍牆的新校舍啟用後,他們更把整個草嶺地質公園當作他們的校外教室,也歡迎各界多來參觀。

全臺唯一 地質國小
全臺唯一 地質國小
  • 拍攝者:臺灣應用地質技師公會-理事長陳本康
  • 拍攝日期:2014/04/17

全臺灣唯一冠上「地質」名稱的雲林縣草嶺生態地質國民小學,他們利用周遭的自然環境建立了學校的特色,教導學生更深入瞭解生態及地質,培養學生對土地的認同感。

換了位置,就換了視野
換了位置,就換了視野
  • 拍攝者:臺灣應用地質技師公會-理事長陳本康
  • 拍攝日期:2014/04/14

因為交通的關係,通常觀看臺東利吉惡地地質公園都是在山下向山上看,但是若到惡地本身的山上,換個位置與角度 由山上往山下看,視覺的感受是截然的不同。
利吉惡地依富源人說法,富源大峽谷離臺東車站差不多十分鐘車程,從臺東車站經過臺東大橋轉過197線就可以來到富源。利吉惡地是泥岩,不利於農產品的生產,故稱為惡地。地形上是風化後雨水沖蝕形成面紋大大小小的雨蝕溝,然後形成小的雨蝕谷,再到中的雨蝕谷、大的雨蝕谷。在海底裡面沉積一層一層的地質結構,尖尖的是表面風化受雨水沖蝕,一直重複因此形成尖尖的嶺線凸出。

板塊碰撞 前、中、後
板塊碰撞 前、中、後
  • 拍攝者:臺灣應用地質技師公會-理事長陳本康
  • 拍攝日期:2014/04/14

臺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洋板塊的碰撞交界帶,其科學證據就是從海底擠上陸地的泥質物及岩塊,這些都可以在臺東利吉惡地地質公園看到,這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地質景觀。

「四富一吉」的願景
「四富一吉」的願景
  • 拍攝者:臺灣應用地質技師公會-理事長陳本康
  • 拍攝日期:2014/04/14

地質公園的四大核心價值為保育、教育、社區及旅遊。因此,臺東利吉地質公園提出”四富一吉”願景的五大社區擴大參與形式,包含了富源村、富山村、富岡村、富峰村及利吉村等。

正當的理由,到處去旅行
正當的理由,到處去旅行
  • 拍攝者:臺灣應用地質技師公會-理事長陳本康
  • 拍攝日期:2014/04/16

從事地球科學或地質相關工作者,常需要到現場實際接觸到土地,不管是爬山或涉水。若往好處想,其實就是有正當的理由可以到處去旅行,去體驗自然豐富人生。因為自己很喜歡地質,所以我開始覺得學地球科學之後,我就覺得生命變彩色的了,因為學地球科學有正當的理由,到處去旅行。
這一座本來最高的泥火山,現在已經沒有再噴了,可能是水不夠。泥火山要有四個條件,要有水、有泥、有氣,且要所有的條件都配合才能夠噴。整個臺南和高雄的境內,有非常多的泥岩地形,若地下水和甲烷氣條件剛好配合的時候,就會是一個泥火山地形。

砂岩「筍仔灶」
砂岩「筍仔灶」
  • 拍攝者:臺灣應用地質技師公會-理事長陳本康
  • 拍攝日期:2014/05/08

草嶺的幽情谷步道,不僅有豐富的生態及地質景觀,也有人文與地質關係的砂岩筍仔灶。
以前這個地方是煮筍子的,因為農民都會來採筍子,要去賣的時候,會先煮好再拿回去賣,不需要曬一下拿回去賣。他們用砂岩下去打鑿,砂岩是這裡硬度較高且最多的岩石,所以這裡很多的建材都是用砂岩。
如果當天採下來的筍子要送到別處會失去水分,台語所說的「刮了(乾了)」,所以他們會先煮過,就用這些大石頭就地取材,鑿成一個形狀,上面再放一個鼎、大鍋下去煮,這邊全是用手工打鑿的。除了可以保持風味以外,再來就是不要的那些殼,可以隨地丟掉,且這裡有很多木材可以直接拿來使用,不用再帶回家。

六個地質公園議題
六個地質公園議題
  • 拍攝者:臺灣應用地質技師公會-理事長陳本康
  • 拍攝日期:2014/05/14

議題一: 亞太地質公園介紹 - 陳本康
議題二: 地質背包客-地質知識創意行銷 - 紀權窅
議題三: 加入世界地質公園基本條件-以山陰海岸地質公園為例 - 紀權窅
議題四: 城市地質之旅 - 陳政恒
議題五: 探討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與地質公園關係之探討 - 朱偉嘉
議題六: 從日本雲仙岳火山地質公園談我國地質公園推動 - 李錦發

日本山陰海岸地質公園的經驗
日本山陰海岸地質公園的經驗
  • 拍攝者:臺灣應用地質技師公會-理事長陳本康
  • 拍攝日期:2014/05/14

為了推動臺灣地質公園的國際化,他們深入瞭解及學習日本山陰海岸地質公園的經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這個地質公園網絡的理念,目前有27個國家、100個地質公園,我們周邊的中國、日本、韓國,都有會員在裡面,臺灣目前還沒有,所以我們也要趕快跟上國際的腳步,讓人知道地質公園是如何申請加入。
地質公園除了保護地質景觀,最重要的就是經營管理和地質旅遊,這個地質公園最主要希望透過地景的保育讓當地的居民認知到這是我們重要的資產。

「看見野柳」也能「吃到野柳」
「看見野柳」也能「吃到野柳」
  • 拍攝者:臺灣應用地質技師公會-理事長陳本康
  • 拍攝日期:2014/05/27

一群熱心的學者與專家,希望深化野柳地質公園在地社區民眾的參與及經濟發展,規劃一系列課程,共有六堂課。
第一堂課為 「在地食材烘焙料理與推廣」,期望野柳地質公園社區民眾也能推出自己的創意,讓國際除了看見野柳」也能「吃到野柳」。

地質背包客
地質背包客
  • 拍攝者:臺灣應用地質技師公會-理事長陳本康
  • 拍攝日期:2014/05/14

一位熱情的年輕地質技師,想要與人分享地質知識的樂趣,利用工作之餘經營FB臉書的「地質背包客」粉絲專頁,並自掏腰包廣印貼紙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