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地質與臺灣之永續

  • 發布日期:2016/07/26
  • 點閱次數:8038
作品名

地質與臺灣之永續

著者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編)

出版項

新北市: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2016[民國105年]

稽核項

36 面: 部分彩圖, 表, 14.8X21

資料類型

圖書

作品語文

chi_中文

分類號

350.62

絕版

定價

NT$0元

特價

NT$0元

內容簡介

       臺灣在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碰撞下,於數百萬年前開始露出海平面;板塊不停擠壓,致使地層隆起、彎曲和斷裂,每每因斷層錯動而引發大地震,然而這是造山運動不可免的現象。同時臺灣位於北太平洋西部及南中國海所形成颱風常經之路徑上,颱風帶來大量水氣,加上山區地形效應,常常形成豪大雨,造成山崩土石流及水災;然而從山上沖蝕下來的土石,也正是臺灣之台地、平原及盆地等土地形成的必要材料。沒有造山運動豪大雨,就沒有今日的臺灣,活動斷層和颱風豪雨看似天災,卻是臺灣山地與平地誕生的推手,孕育及雕塑出美麗而多變的地形及豐富多元的生態環境

相關照片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