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地質新聞
日本北海道東北方千島群島海域十五日晚間發生規模八.一強震,中央氣象局前天深夜十時五十七分發布我國氣象史上第一次海嘯警報。雖是虛驚一場,卻是我國自二○○四年底建立海嘯警報發布機制以來,首度實際演練程序。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指出,台灣首次發布海嘯警報具雙重意義,第一,即時轉知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發布的警告;第二,測試應變體系各單位反應,通聯是否暢通。
郭鎧紋表示,十五日晚間七時十五分(台灣時間)日本發生強震後,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七時三十二分發布第一報海嘯警報,把日本和俄羅斯列入警告區域。九時廿分發出第三報海嘯警報,台灣列入警戒區域,預測台灣可能在昨日凌晨零時十七分發生海嘯。
但因日本北海道僅出現四十公分浪高的小海嘯,氣象局研判海嘯警報應很快解除,但一直等到十五日晚上近十一時仍未解除,於是決定發布我國第一報海嘯警報。但警報發布後十三分鐘,太平洋海嘯中心解除各地警戒,氣象局也只好隨之解除。
日強震 台灣發布首號海嘯警報
- 發佈日期:2006/11/17
- 點閱數:1282
- 資料來源: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指出,台灣首次發布海嘯警報具雙重意義,第一,即時轉知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發布的警告;第二,測試應變體系各單位反應,通聯是否暢通。
郭鎧紋表示,十五日晚間七時十五分(台灣時間)日本發生強震後,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七時三十二分發布第一報海嘯警報,把日本和俄羅斯列入警告區域。九時廿分發出第三報海嘯警報,台灣列入警戒區域,預測台灣可能在昨日凌晨零時十七分發生海嘯。
但因日本北海道僅出現四十公分浪高的小海嘯,氣象局研判海嘯警報應很快解除,但一直等到十五日晚上近十一時仍未解除,於是決定發布我國第一報海嘯警報。但警報發布後十三分鐘,太平洋海嘯中心解除各地警戒,氣象局也只好隨之解除。
檔案下載
- 新聞本文 (尚未線上開放,請洽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