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位置首頁 > 地質百科
  • 回上一頁

地質百科

推到:
  • Facebook
  • Twitter
  • Plurk

環太平洋地震帶Circum-Pacific Belt

王郁如 (Wang, Yu-Ju) ;馬國鳳 (Ma, Kuo-Fong)

  根據過去的地震歷史統計資料顯示,全球95%的地震能量釋放主要集中在三個狹窄的帶狀區域。第一個帶狀區域,自智利向北沿南美海岸延伸,通過中美洲、墨西哥、美國西海岸阿拉斯加南部,再沿阿留申群島、日本、琉球、臺灣、菲律賓群島,延伸至西南太平洋新幾內亞島群和紐西蘭,稱為環太平洋地震帶(Circum-Pacific Belt);第二個則從印尼爪哇島擴展至蘇門答臘,通過喜馬拉雅山脈、地中海到大西洋,稱為歐亞地震帶(Mediterranean - Himalayan Belt)。第三個帶狀則位在中洋脊(Mid-Atlantic Ridge)。

  環太平洋地震帶除了包含全球90%的地震活動外,全球75%的火山也分布其上,因此亦有太平洋火環(Pacific ring of fire)之稱。在過去,地質學家、地震學家與火山學家各自描繪出深海溝、地震以及火山的位置,並不了解彼此的關係。而至20世紀「板塊構造運動」概念提出,則完整地解釋了彼此的關係。

  環太平洋地震帶會有如此劇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動,是因為此帶處於聚合型的板塊交界處。板塊聚合時的碰撞及擠壓造成岩石圈內部應力之累積,當累積的能量超過了岩石強度時,岩石產生破壞,能量釋放即造成地震。世界上約有80%的淺層地震(震源深度小於70公里)、90%的中層地震(震源深度介於70公里和300公里之間)和幾乎所有的深層地震(震源深度大於300公里)都發生在這個地震帶上。災難性的隱沒帶地震,如1960年規模9.5的Valdivia(Chile)地震、1964年規模9.2的Alaska地震、2004年規模9.1的Sumatra-Andaman地震、2010年規模8.8的Maule(Chile)地震以及2011年日本規模9.0的Tohoku地震也是發生於此地震帶上。

  另一方面,當板塊隱沒至另一板塊下方時,在深度約100至150公里處,隱沒板塊的局部熔融使得岩漿上升,穿過上覆板塊,在地表形成火山。例如,臺灣東部的綠島、蘭嶼、日本富士山及美國西北部的聖赫倫那(Saint Helena)火山等,都是板塊隱沒所形成的火山。

圖1 地震分布圖

圖1 地震分布圖
Romanowicz, B.
2008/01/01

圖2 全球主要板塊邊界與火山分布圖

圖2 全球主要板塊邊界與火山分布圖
美國地質調查所(U.S. Geological Survey)
199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