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位置首頁 > 地質百科
  • 回上一頁

地質百科

推到:
  • Facebook
  • Twitter
  • Plurk

捕獲岩Xenolith

何恭算 (Ho, Kung-Suan)

捕獲岩的種類

  當岩漿從地底上升過程中,岩漿庫周圍和管道兩側的岩石均有機會被捕獲而帶至淺層或是噴出地表。因此,被捕獲的岩石可能來自上部地函(Upper mantle)、岩漿早期產物或是地殼的物質,其涵蓋火成岩、變質岩和沉積岩。一般來自地底較深的金伯利岩(Kimberlite)和鹼性玄武岩(Alkali basalt)岩漿,往往能捕獲深層的岩石,包括位於上部地函的橄欖岩(Peridotite)和下部地殼(Lower crust)的粒變岩(Granulite);而源自地殼的中、酸性岩漿,所捕獲的岩石以淺部變質岩和沉積岩居多,火成岩偶而也會出現。

捕獲岩的形狀和大小

  岩漿是一種高溫熔融的液體,其溫度的高低與岩漿種類有關,通常介於800至1,200℃之間。因此,當岩塊掉入岩漿後被熔化的程度是依岩漿類別、岩塊種類、形狀與大小,以及掉入時間長短而定。以鹼性玄武岩所捕獲的橄欖岩為例,其形狀以圓形和橢圓形最為常見,而安山岩捕獲的變質岩和沉積岩形狀,從圓形、長條狀、塊狀到不規則狀都可能出現。至於捕獲岩個體大小也差異甚大,大者可達50公分以上,小者需在顯微鏡下方能鑑別。 捕獲岩的重要性

  鑑於被捕獲的岩石來自地球不同深處,有的甚至經歷過部分熔融或在源區深處與流體發生過化學變化而引起交代換質作用(Metasomatism)。因此,藉由這些捕獲岩的研究,有助於我們對地球內部之岩石組織與化學成分的了解,也是探討地球內部深層地質作用的重要線索。

  現今已邁入高科技時代,人類雖可上天登月、深入海溝,但是地質鑽探仍然未能貫穿地殼與地函的邊界(莫荷面)取得地函物質。因此,人類只能藉由大規模構造抬升運動或岩漿噴發活動所帶出的地函岩石,進一步探討岩漿形成機制和岩石圈地函的特性與演化,尤其是金伯利岩和鹼性玄武岩岩漿快速噴發所捕獲的橄欖岩,其保有地函深處之物化特性而備受重視。 臺灣地區常見的捕獲岩種類

  臺灣地區的火成岩經常挾帶深層捕獲岩,包括澎湖群島和關西―竹東一帶鹼性玄武岩捕獲之橄欖岩和基性粒變;北部及東部岩區安山岩所捕獲之富含角閃石團塊及少量的橄欖岩。而淺部地殼岩石也常被包裹在火成岩中,例如:北部岩區安山岩內便出現一些石英岩、矽質片岩、變質砂岩、變質頁岩,以及前期噴出的火山岩。此外,火成岩經變質作用所形成的變質岩,也可能含有捕獲岩,如宜蘭南澳北溪一帶的源頭山片麻岩包裹不少角閃岩和少量的石英岩。

圖1 橄欖岩捕獲岩

圖1 橄欖岩捕獲岩
何恭算(Ho, Kung-Suan)
2003/08/12

圖2 橄欖岩薄片

圖2 橄欖岩薄片
何恭算(Ho, Kung-Suan)
2003/08/12

圖3 橄欖岩薄片

圖3 橄欖岩薄片
何恭算(Ho, Kung-Suan)
2008/12/12

圖4 矽質片岩捕獲岩

圖4 矽質片岩捕獲岩
何恭算(Ho, Kung-Suan)
2006/05/21

圖5 變質砂岩捕獲岩

圖5 變質砂岩捕獲岩
何恭算(Ho, Kung-Suan)
2008/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