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力學Soil Mechanics董家鈞 (Dong, Jai-Jyun)土壤力學為工程力學的分支之一,研究土壤受力變形乃至於破壞的行為,不同於固體與流體力學分別探討固體以及流體材料之力學行為,土壤力學探討之土壤材料為三相材料,同時包括固體(土壤顆粒包括礫石、砂、粉土以及黏土)與流體(氣體、液體通常為孔隙中空氣與地下水)。土壤力學與岩石力學共同構成大地工程(土木工程學分支)以及工程地質(地質學分支)之重要學理基礎。 土壤力學廣泛應用於解決人工構造物基礎(如橋梁、建物、壩或土堤等)、土壤隧道、土壤邊坡(包括自然與人工挖、填邊坡)以及利用土壤作為工程材料(路堤、土石壩)等工程問題。重要理論包括有效應力理論、滲流理論(與地下水穩態流有關)、壓密理論(與地下水暫態流有關)、塑性平衡理論(與土壤強度有關)、荷重與接觸壓力引致地下應力變化與沉陷(與土壤變形性有關)等。另一方面,土壤力學原理亦廣泛應用於解釋或預測許多地質現象,如沉積盆地壓密作用與超靜壓之形成、增積楔推土機模型、土壤液化、地層下陷以及山崩、地滑、土石流等。 土壤力學中最重要的定理為有效應力理論,有效應力為土壤所受總應力扣除土壤孔隙水壓力。概念上,土壤所受之總應力是由土壤顆粒與孔隙水壓所共同承擔,而土壤之強度與變形性均受控於有效應力(土壤顆粒間所傳遞之應力),也因此,土壤之力學行為與孔隙水壓有高度的關聯性。孔隙水壓與地下水分布及其移動有關,而非穩態之地下水流動與時間有關,因而造成土壤之力學行為隨時間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