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位置首頁 > 地質百科
  • 回上一頁

地質百科

推到:
  • Facebook
  • Twitter
  • Plurk

峽谷Gorge, Canyon

蔡衡 (Tsai, Heng)

1.定義:

  河流向下切蝕形成河谷,但由於河谷兩旁的谷壁易因侵蝕或崩塌,不斷擴大而形成V形橫剖面。當河谷兩側具有陡峭的谷壁,形成谷深底窄的特殊景觀時,則可稱之為「峽谷」。一般而言,峽谷多發生於山地、丘陵或高原地區,當河流侵蝕的下切力量明顯大於側面侵蝕的力量時,此持續進行的加深作用造成峽谷地形。最有名峽谷地形-「大峽谷(Grand Canyon)」乃為美國西部科羅拉多河下切所形成,深達1,600 公尺,最寬處達29 公里。此外,Gorge與Canyon差異在於Gorge的峽谷通常比較小、深且窄,例如立霧溪下切形成的太魯閣峽谷(Taroko Gorge)。

2.臺灣易見的峽谷地形:
  臺灣最著名的峽谷,位於東部中央山脈的「太魯閣峽谷」,係由立霧溪下切所致,兩岸谷壁高達數百公尺至千公尺,於錐鹿斷崖附近谷形最陡,而河谷底部兩岸相距不及10公尺。東西橫貫公路即緊靠谷壁,鑿石穿洞而過,沿途在九曲洞及燕子口等地,更有世界上少見之峽谷美景。此外,竹山太極峽谷乃經加走寮溪長期切割所致,並形成人面壁的特殊景觀,另桃園市大漢溪上游亦有許多峽谷景觀

圖1 太魯閣峽谷

圖1 太魯閣峽谷
郭皇甫(Kuo, Huang-Fu)
2007/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