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銅礦床Gold-Copper Deposit余炳盛 (Yu, Bing-Sheng) 「礦床」係某種元素或礦物因礦化作用而富集,而且其規模達到具有經濟價值並可開採的岩體。「金銅礦床」就是所富集的元素以金和銅為主的礦床。例如我國金瓜石九份地區便曾是世界知名的金銅礦床。 黃金和銅在地殼的含量均非常稀少,整體地殼平均含銅約僅有75ppm(百萬分之七十五,即一公噸岩石僅含75公克),而黃金更少,僅約3ppb(十億分之三,或一公噸岩石僅含0.003公克),而靠近地表的上部地殼含此兩種元素更少,銅僅約25ppm,黃金1.8ppb。 這麼稀少的含量必須經由特殊的地質作用(礦化作用)將該元素集中(富集)到一特定含量以上,才具有開採的經濟價值。由於金與銅的元素性質較為類似,因此經常伴生在一個礦床。常形成金銅礦床的礦化作用有熱液作用、海底噴氣及火山作用、殘留和機械富集作用、變質作用、氧化和表生富集作用等。 由於金與銅在自然界均能以元素狀態產出,某些金銅礦床便可能產出自然金與自然銅,因此人類從很早以前便已經發現這些貴重的金屬,並加以使用。 一般而言,要合乎經濟價值的元素含量(品位),純銅礦礦石需含銅達約0.5~5.0%,而純金礦礦石需含金約2~30g/t(克/公噸)。由於影響礦床是否具有經濟價值的因素很多,除了礦石品位以外,還包含探勘成本、礦床大小、深淺、礦種價值、市場變動、開採量、回收率、開採提煉技術、提煉純度、設廠、水、電、燃料、工人、稅賦等成本、安全、交通、環保、政治等非常多因素。如果各方條件都好,最低具經濟價值的品位還可以再降,例如有些美國卡林(Carlin)地區的金礦僅含金0.6g/t便具開採價值。 世界金銅礦床分布甚廣,但是產量較多的主要為南非、蘇俄、加拿大、美國、中國大陸、澳洲,以及位環太平洋火山帶如智利、秘魯、日本、菲律賓、印尼等地。金銅礦床中除了出產金與銅的相關礦物之外,也經常會伴生銀、水銀、鉛、鋅,甚至鎢或鉬等礦產,可以提升礦床的經濟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