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籠埔斷層Chelungpu Fault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Central Geological Survey, MOEA)車籠埔斷層,為逆移斷層,為了方便敘述,本文以烏溪為界分為2部分:北段約呈南北走向,由臺中縣豐原市北陽里向南延伸至霧峰鄉,長約38公里,在1999年集集地震時,石岡以東至苗栗縣卓蘭鎮也形成地表破裂與地面隆起,長約16公里(圖7.1A;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1999;李元希等,2000);車籠埔斷層南段約呈南北走向,由南投縣草屯向南延伸至竹山鎮嶺腳附近,長約38公里(圖7.1C;林啟文等,2000b)。在豐原以北,斷層可能連接三義斷層;竹山以南,斷層連接鹿寮斷層與大尖山斷層(林啟文等,2000b)。 總結與評估 1999年集集地震時所形成的地表破裂,很多地區在地表上顯現寬廣的斷層帶,地表所見的斷層崖、單斜崖與撓曲崖等,是由主斷層分叉而出、且位於上盤的分支斷層反應在地表的特徵。地震斷層在山麓前緣,也就是山麓與平原的交界處,大多位於錦水頁岩的底部;山麓區內,常位於車籠埔斷層上盤的錦水頁岩層中或是位於卓蘭層的底部。 由車籠埔斷層的古地震研究結果,過去3,000年以來共有7次地震事件造成地表破裂,包括西元1999年、距今365 ± 65年前、距今735 ± 55年前、距今905 ± 15年前、距今1,540 ± 160年前、距今1,805 ± 95年前與距今3,000 ± 160年前;最後6次地震之間的發生時距最小約200年,最長約700年;最早的2次古地震的時距相距約1,200年,可能還有許多次的古地震事件未被發現。車籠埔斷層的長期滑移速率為每年6.94公厘,發震模式屬於時間可預測的再發性模式,以長期的滑移速率來推估車籠埔斷層下次可能的地震時間,約西元2340 ± 95年,車籠埔斷層列為第一類活動斷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