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位置首頁 > 地質百科
  • 回上一頁

地質百科

推到:
  • Facebook
  • Twitter
  • Plurk

石棉Asbestos



物理性質
  一些造岩矽酸鹽礦物之纖維狀變種,統稱為石棉。通常以普通角閃石和蛇紋石石棉兩類為常見,前者如鐵閃石棉(amosite),為一種鐵閃石(grunerite)變種,另一種是青石棉(crocidolite),是鈉閃石(riebeckite)的變種。蛇紋石石棉即上述的纖蛇紋石(chrysotile)。普通角閃石石棉纖維較長,但質較硬而脆,易斷;而纖蛇紋石(溫石棉),質較軟韌,有強絕緣性和耐蝕性,故在石棉市場占有率較高。
  石棉之物理性質依種類而異,一般硬度4~6,比重2.5~2.6。青石棉有的被矽質(微晶石英)替代,或含鐵分變成褐黃色,而保留有纖維狀外觀,金黃色者稱為虎眼石,青灰色者為鷹眼石(Hawk’s eye stone)。
產地與產狀
  A.在臺灣,過去已知並曾經開採之主要地區只有花蓮壽豐鄉豐田村一處,即多與蛇紋岩軟玉礦床相關。石棉礦床常產生於蛇紋岩與黑色片岩或綠色片岩接觸部分,或間夾在蛇紋岩中,以分布在源荖腦山之東北及西北兩山脊與白鮠溪所夾之三角形地帶為主。礦床呈脈狀或不規則塊體,有時化為網狀細脈。石棉纖維產狀有兩型:(1)直交纖維(cross-fibers),即長軸和脈壁正交。(2)平行纖維(slip fiber)與脈壁近乎平行。前者多一公分左右細脈,後者呈較大脈狀或塊狀。主要礦脈似多產生在蛇紋岩受動力而發生之節理帶或壓碎帶中。過去認為夾在蛇紋岩和片岩中有三層,厚自一公尺以至數公分。
  礦物應屬普通角閃石類石棉,以陽起石和透閃石為母體,其次則為蛇紋石中的溫石棉,顏色為淺綠色至黃綠色,亦或灰白色與白色似為風化之結果。纖維長度長者可達五、六十公分,但多較短者(圖8-7-1)。另有白色標本,裂片扁而長,纖維緊密黏結,錘擊之如腐木裂開,碎成尖長木屑狀碎片,脆而易斷裂,此種大塊呈長條狀之纖維常現扭轉或波狀彎曲,似為石棉化未完全之現象。實際上有價值者,只有溫石棉而已。
  B.豐田礦區之外,在臺東市之北約25公里,位新武呂溪底,另有一小型產地。日據時代,曾經試採,石棉礦產生在利吉層所包圍的蛇紋岩體中,有溫石棉脈寬數公分,在小範圍內斷續分布。光復後,陳培源(1950年地質調查所未刋稿)曾往探看,有三個礦體,估計可產數百至數十公噸礦石。鹿野樣本之平均成分,列如表8-7-1。

        表8-7-1 臺東鹿野石棉(纖蛇紋石)之化學成分

成分
wt.%
SiO2
38.57
Al2O3
2.16
Fe2O3
5.63
CaO
1.99
MgO
37.63
SO3
0.54
13.47

礦物資料
  豐田石棉及相關礦物之化學成分【何春蓀和李錦南(Ho & Lee, 1963)】見表8-7-2。
  石棉用途以石棉水泥和製造石棉瓦等製品為大宗,其餘亦用於油漆拌料等工業用品。但現代因發現石棉之微針狀纖維被人體吸入之後,會引起呼吸系統和相關部位的疾病而禁用,這樣不良效應以青石棉為甚。

表8-7-2 石棉與相關礦物之化學成分表*

  溫石棉 透閃石 陽起石 滑石粉 蛇紋石
SiO2 40.22 48.56 54.31 57.80 39.24
Al2O3 1.37 0.62 0.10 5.32 2.15
Fe2O3+FeO 7.85 5.20 8.65 5.84 8.11
MgO 39.19 19.04 21.45 29.91 37.25
CaO 0.05 12.23 14.37   0.45
H2O 12.40 9.80 1.86   12.40
MnO   4.10 0.12    
Total 101.88 99.55 100.86 98.87 99.60

*【何春蓀和李錦南(Ho & Lee, 1963)】
 

圖8-7-1

圖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