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簾石Epidote
化學成分
Ca2(Fe3+,Al)3(SiO4)3(OH)
物理性質
單斜晶系,晶體呈沿b軸延長的柱體,常成小晶簇以至粒狀集合體,多呈黃綠色,硬度6,比重3.38~3.49。
如前項所述綠簾石和斜黝簾石是同一系列的礦物,如果鐵含量增多,顏色趨黃綠色的變化,就成綠簾石,在顯微鏡下有明顯的多色性。斜黝簾石之正(+)光性及綠簾石之負(-)光性,可以區別兩者;綠簾石的干涉色也比斜黝簾石高級而鮮豔。
產地與產狀
A.綠簾石在臺灣東部變質岩區為常見礦物,尤其是在綠色片岩和綠色岩中,綠簾石常成小顆粒,和綠泥石、透閃石等共生。此外,在硬綠泥石岩、片麻岩,以及變質玄武岩等岩石內都是常見礦物;又在東部河川礫石中,也常見有草綠色的綠簾石化之變質岩大礫塊。在關山變質安山岩中,除局部有綠簾石化外,也形成細脈貫穿於岩石中【陳培源(Chen, P. Y., 1991)】。
B.花嶼是澎湖惟一以安山斑岩為主之島嶼,其中有大理岩捕擄石,含有蝕變之綠簾石晶簇和葡萄石以及石英晶體【陳培源和張郇生,1995】。在SEM照片中,此等小晶體均由具簡單晶面組合而成的扁平長柱體,其SEM相片與能散光譜見圖6-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