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晶石Kyanite
化學成分
Al2SiO5
物理性質
斜方晶系礦物,常生成扁平柱狀晶體,多呈淺藍色至白色,玻璃至珍珠光澤,解理(100)完全,(010)中等;硬度依晶軸方向而不同,可由4.5~7,比重3.53~3.65。
產地與產狀
這是第三種Al2SiO5的礦物,它和上述兩者所不同者在生成環境,它在低溫高壓的環境中生成,屬於中等至高等區域變質的產物(圖6-7-1),常見於片岩或片麻岩中。
A.在臺灣因為變質程度較低,所以還沒有關於藍晶石的發現報告。但最近俞震甫(2002,未發表)在蘇花公路附近和平溪地方,發現有極微細的藍晶石和十字石的存在,以下是俞先生的簡述:
「變質十字石及藍晶石以微晶包裹體的方式,存在於花蓮和平溪中游石榴子石-硬綠泥石之高鋁鐵變質岩中,十字石及藍晶石晶體大小為200~500奈米,包裹於鐵鋁石榴子石內,其共存之微晶體包括金紅石、板鈦礦、石英及鋯石。由於晶體太小,僅能以穿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
B.在臺灣的記錄除上述罕例之外,只見於重砂之中。重砂中之藍晶石在顯微鏡下由於它有較明顯浮影,有兩組垂直的(100)和(010)解理裂紋,干涉色較低(第二級色彩),在(010)解理面上近於平行消光,在(100)解理片為斜消光,較易認識。在重砂中,藍晶石也為比較少見的礦物,在西部海砂和新第三紀地層乃至澎湖的漁翁島層中的砂層,都有發現(圖6-7-2)【陳培源,1953、1960;陳培源和張郇生,1995;呂學俊,1967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