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位置首頁 > 地質百科
  • 回上一頁

地質百科

推到:
  • Facebook
  • Twitter
  • Plurk

鐵明礬Halotrichite



化學成分
  Fe2+Al2(SO4)4.22H2O
物理性質

  此礦物屬單斜晶系,呈白色或微黃色,在鏡下為無色,呈纖維狀,個體長可達1~2公分,常集晶成扁平帶狀或略顯卷曲,有絲狀光澤,硬度2,比重1.9,折射率甚低(β=1.49),亦屬水溶性硫酸鹽
產地與產狀
  此礦物產狀與產地與其他水溶性硫酸鹽近似,產地亦見於金瓜石礦區坑內岩壁與坑木表面;以及大屯火山區「白土化」之安山岩中,作者與王乃鼎(未發表資料)都曾在金瓜石坑內和七星山區之焿子坪等地(白土坑洞中)見到。譚立平(1959)亦有報導,田沛霖和譚立平(Tien & Tan, 1977)則自金瓜石六坑之坑道岩壁,採得較長之白色纖維,並曾作較詳細研究,共生礦物有四水白鐵礬、粒鐵礬、水綠礬硫酸鹽礦物。他們曾作過偏光顯微鏡、X光(XRD)分析(圖5-36-1)、紅外線和差熱分析等研究,他們認為在六坑之生成溫度當在34~37℃之間,濕熱環境有利其生長,鐵明礬亦常見於煤礦坑道,作者以前曾採有煤質頁岩(可能含細粒硫化鐵或有機硫),包裹在報紙內,過了數星期之後打開,赫然見到有鐵明礬的生長(圖5-36-2)。
 

圖5-36-1

圖5-36-1

圖5-36-2

圖5-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