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白雲石Ankerite
化學成分
Ca(Mg, Fe)(CO3)2
物理性質
與白雲石很相近,多不易分別,標準薄片無色,野外標本或呈黃褐色。
產地與產狀
鐵白雲石和白雲石在標本上無太大差別,但前者因含有二價鐵,所以風化後常會被褐色的褐鐵礦皮殼沾染成黃褐色。鐵白雲石是CaMg(CO3)2–CaFe(CO3)2類質同象系列的中間成員,和前述之錳白雲石又是另一系列的替代現象,在鐵白雲石中Fe2+:Mg含量比值是1:1至2.6:1。鐵白雲石物理性質和白雲石多相近,但罕有良好結晶。在臺灣沉積岩和變質岩中都有存在,只是若欠有效鑑定就會錯過。以下為其三種產狀:
A.花蓮太魯閣沙卡礑溪與荖西溪之硬綠泥石岩中,曾見到與脈狀鐵白雲石與綠泥石相伴存在【陳培源(Chen, P. Y., 1963a)】。
B.在一般板岩中也含有許多細小的鈣–鎂碳酸鹽礦物,包含有方解石、白雲石、鐵白雲石和菱鐵礦。這些礦物的區別除傳統的光性性質外,也輔以上述之染色方法,染色後方解石顯現紅色,白雲石保持原色(無色或白色),鐵白雲石和菱鐵礦呈不同色調之藍色,後兩者有時較難區別,其中以方解石和鐵質白雲石占多數【陳培源,1993】。
C.在澎湖群島的文石中也常含有鐵白雲石的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