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位置首頁 > 地質百科
  • 回上一頁

地質百科

推到:
  • Facebook
  • Twitter
  • Plurk

銳鈦礦(銳錐礦)Anatase



化學成分
  TiO2
物理性質
  銳鈦礦正方晶系,與金紅石及板鈦礦為同質異像之礦物,晶形常呈長形八面體,由{101}錐面組成,呈乳黃色,有金剛光澤。
產地與產狀
  產於變質岩中,但多成小晶體,也常在砂礦重礦物中出現。
  A.臺灣之最早報導是岡本要八郎(1911d),他的標本是撿自新店溪河床中,為一灰色火山岩礫石,含有銳錐鈦礦之細小晶體(1~2毫米)組成之晶簇,但來源不詳。該標本以前(光復後)尚陳列於臺灣省博物館(陳培源曾見過),但似已失蹤多年。
  B.在臺灣河流與海岸富集之重砂中,為較少見之礦物,在南部海砂中偶見之【陳培源,1953】。此外由五指山層與南港層【呂學俊,1967b】以及南莊層【陳培源(Chen, P. Y., 1960)】之砂岩所洗出之重砂中均曾出現(圖4-8-1)。
  C.陳培源(Chen, P. Y., 1963a)在中部橫貫公路太魯閣之老西溪中游曾發現另一標本。產於硬綠泥石岩之風化面上,當為硬綠泥石岩風化後所重新結晶之次生礦物。該礦物高約1~2公厘,成長形之四方雙錐體,呈褐黃色,油脂光澤,晶面上有平行條紋,折射率甚高(>1.75)。與此礦物共生者,尚有褐鐵礦與突起於風化面上,具有細長柱狀之斜黝簾石晶簇;而銳錐鈦礦則夾雜於該晶簇中。
  D.蕭炎宏和楊宏儀(Shau & Yang, 1987)在北橫公路榮華附近低度變質凝灰岩中見到極細粒的銳鈦礦充填在凝灰岩基質中。
 

圖4-8-1

圖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