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位置首頁 > 地質百科
  • 回上一頁

地質百科

推到:
  • Facebook
  • Twitter
  • Plurk

赤鐵礦Hematite



化學成分
  Fe2O3
物理性質

  六方晶系,晶體呈板狀至片狀或雲母狀;又常見呈腎狀、纖維狀、以至鮞狀之集晶,也有呈塊狀或土狀。
  赤鐵礦不透明,外表褐紅色,條痕也是紅色,無磁性。硬度5.5~6.5,比重5.26。晶體具金屬光澤,而土狀則呈黯淡的顏色;顏色從棕色到黑色。紅色土狀稱赭土(red ocher),片狀呈金屬光澤為鏡鐵礦。條痕從淺到深紅色,加熱時會呈黑色,赤鐵礦是最主要鐵礦資源之一。
產地與產狀
  臺灣無重要赤鐵礦礦床,只有零星出現的礦物,或為別的鐵質礦物氧化產物。
  A.金瓜石礦區,見於金礦脈外圍之皮殼為氧化產物【岡本要八郎,1916b】或與褐鐵礦相伴。
  B.第三紀砂岩中常含有菱鐵礦結核,經過風化作用,部分產生赤鐵礦之紅色外殼,在北部沿海常見(圖4-3-1)(參閱「5-5菱鐵礦」)。
  C.赤鐵礦亦為臺灣分布廣闊紅土層之致色礦物,沾染石英或黏土粒。土狀赤鐵礦或赭土亦曾用於染料、油漆或先民之繪畫顏料。
 

圖4-3-1

圖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