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位置首頁 > 地質百科
  • 回上一頁

地質百科

推到:
  • Facebook
  • Twitter
  • Plurk

呂宋礦(塊硫砷銅礦)Luzonite



化學成分
  Cu3AsS4
物理性質
  屬正方晶系,常呈塊狀,晶體短柱狀,但少見;灰黑色而帶紅色色調,比重4.4,硬度3~4。
產地與產狀
  此礦物硫砷銅礦為同質異像,即二者成分相同而結晶構造不同,硫砷銅礦斜方晶系,而呂宋礦正方晶系呂宋礦代表低溫的相,安定溫度<320 ℃,和硫砷銅礦都產在金瓜石礦區,主見於本山及其東邊礦區,但為較少數之銅礦石。在五平巷本山礦體之大東磐區與八平巷均有發現,第三長仁、粗石山500公尺也有發現。此礦物常呈塊狀,欠明顯晶形,表面為灰色中顯暗紅色調,此與硫砷銅礦區別之處,常與正八面體黃鐵礦硫砷銅礦以及塊硫砷銅礦連續成層,可能在同階段形成。
  在反射光顯微鏡下此礦物為粉紅色,微弱多色性。在本山八平巷之標本有少見之晶形【黃春江(Huang, 1972)】。外形是六方板狀的晶體(或四方三偏方面體?),約4公厘寬,由c(001),x(417),o(172)所組成(圖3-27-1)。臺灣呂宋石多與法馬丁礦固溶體而含有銻(見「3-28法馬丁礦」),Rosenzweig(1975)曾發現呂宋礦生長在硫砷銅礦晶體端面(terminal face),呈同位連生(epitaxial)的關係(圖3-27-2)。
 

圖3-27-1

圖3-27-1

圖3-27-2

圖3-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