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回上一頁
新書上架
內容簡介
臺灣在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碰撞下,於 600 萬年前開始露出海平面,島上優異發展的能量自此開始,到現代創造出多元的人、文、地、產、景風貌。過去 10多年來,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現已合併為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為了強化社會大眾對國土地質的認知,以多元形式推動地質旅遊路線或景點,經常帶領各界實際踩線體驗,除了推動地質環境教育,更藉此凸顯地方特色地質,希望對觀光旅遊及經濟發展有所助益。 為推動臺灣的地質知識,以「倡議地質生活圈」之構思,自 104 年起,將臺灣各地之特色地質融入旅遊路線,分別在花蓮縣玉里鎮、臺東縣卑南鄉、屏東縣恆春鎮、高雄市燕巢區、南投縣竹山鎮、臺南市七股區、桃竹苗地區、北北基地區,以及宜蘭縣頭城鎮,辦理一系列地質景點賞析及知識傳遞活動,以「跨越歐亞板塊」—「奔向利吉惡地」—「追上半島飛石」—「踏近燕巢泥岩」—「飛躍車籠埔斷層」—「踩遍鯤鯓內海」—「挑戰礫岩」—「登上大屯火山」—「親近蘭陽大地資源」等主題鋪陳,推動地方特色地質。113 年再次回到花東地區,結合地質與礦業領域,以及地質環境防災知識,邀請並引領民眾學習及親身體驗花東地區之地質環境、礦產資源以及原住民文化。 本中心出版之《地質》期刊曾於第 34 卷第 2 期「創意地質旅遊 漫遊臺灣後山 ──花蓮縣、臺東縣」詳細介紹了花蓮、臺東的重要地質景觀,並將精華內容重編成「跨越板塊 花東地質新感動」手冊,使讀者能輕鬆閱讀、遊賞花東地方的特色地質。本冊以當年路線為基礎,循近年地質賞析之旅手冊架構改版編輯,加入地質公園、地熱等議題、特別推薦篇章,以及《地質》期刊第 40 卷第 1、2 期「創意地質旅遊 漫遊臺灣後山──蘭嶼、綠島」內容,完整呈現花東地區多變的板塊、山脈、縱谷、河川、海岸與島嶼特色地質。
-
回頁首
-
回上一頁
- lp.xsl:Cgs_Pub_LP,cp.xsl:Cgs_Pub_CP_Publish
| |